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例子 首因效应例子( 二 )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让两个学生参加一个有30道题的测试 。 其中,学生A答对的问题集中在前15题;学生B答对的问题集中在后15题 。
然后,实验者让受试者评估学生A和学生B,看哪个学生更聪明 。 统计后发现,大部分被试认为学生A更聪明 。 事实上,这两个学生同样聪明,因为他们正确地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了错误的问题 。
目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排列的方式不同而已 。 这个结果同样说明了首因效应对人的影响力 。 因此,许多人都非常注意自己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例如新上任的官员总是非常注意刚刚上任时的“三把火”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例子 首因效应例子】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把被试随机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并且让所有被试观看同一张照片,然后让被试对照片上这个人的外貌及其性格特征做出评价 。 实验者对第一组的被试说:“你们所看到的照片上的这个人是一个罪犯 。 ”对第二组的被试则说:“你们所看到的照片上的这个人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例子 首因效应例子

文章插图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的被试均表示:“这个人深深凹陷的双眼中充满了邪恶,而宽大的脑门则说明了他不思悔改的心理 。 ”第二组被试则表示:“这个人深邃的目光表明了他深刻的思想,宽大的脑门则说明了他为科学献身的顽强意志 。 ”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首因效应会使人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这种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他人其他品质的发现 。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就会尽量避免和他进行后续的接触,甚至会产生对抗的心理 。 不要迷信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虽然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一个陌生人做出判断,但是也会让我们判断失误,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经过深入的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