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曾经的首富 , 双汇的“掌舵者”万隆 , 也绝不会想到抢走自己首富宝座的 , 会是一个做辣条的人 。
03
辣条第一股不好当
如果上市成功 , 卫龙将成为辣条第一股 。
如果跟同行玉峰比起来 , 卫龙早已形成碾压之势 , 但跟其他上市的零食巨头相比 , 卫龙显然还有较大的差距 。
这辣条第一股可不好当 , 上市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审视 。
除了之前提到的经销商纠纷问题 , 跟钟薛高、三顿半等主打高端的新消费品牌比起来 , 草根出身、以下沉市场起家的卫龙总是抹不掉“low”的标签 。
无论卫龙这些年如何升级以及营销宣传 , 并没有彻底摆脱外界对其健康、卫生的质疑 。
此前 , 在福建省某中学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 , 98%的同学认为辣条中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 “但具体是什么 , 他们并不确定” 。 在黑猫投诉上 , 关于卫龙的投诉仍然有458条 , 在众多投诉记录中 , 包括吃出异物、发霉、发黑发臭、漏油、食用后腹泻等各种食品安全不合规现象 。
如果说辣条局限于生产添加剂的刚需:高盐、高油 , 很难向人们塑造健康食品的概念 , 但想切入其他零食品类的蛋糕 , 对于卫龙来说也并不容易 。

文章插图
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其他综合类食品零食巨头相比 , 卫龙的产品线更加薄弱 , 也更单一 。
2018—2020年卫龙总收益约七成均来自于辣条的收益 , 为了解决营收过度依赖辣条产品的问题 , 卫龙开辟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新产品 。 根据卫龙官网显示的信息 , 卫龙旗下的产品已经有干脆面、魔芋爽、自热火锅、土豆片、藕块、酸辣粉、小香肠、卤蛋等几十种产品 。
不过目前来看 , 新产品依然无法覆盖辣条的销量 , 招股书显示 , 调味面制品(辣条)是最大的营收来源 , 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别占营收的78.6%、73.1%和65.3% , 辣条依然是卫龙的“一枝独秀” 。
在2020年初 , 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就坦言道 , “进入到资本市场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 它只是助力企业发展的工具 。 ”对于上市 , 他认为 , 企业通过上市引入一些投资者可以引领企业的一些想法 , 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 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无论如何 , 只要摆脱不了“辣条刻板印象”和“营收过度依赖辣条”两个重要问题 , 就像解决不了亏损的奈雪的茶 , 卫龙上市以后 , 就算拿到投资人的钱 , 资本市场终究会通过用脚投票来表现股价吧 。
参考资料:
《“辣条一哥”卫龙上市在即消费者称“价格虚高”经销商却苦不堪言?》 , 新浪科技;
《漯河往事:卫龙辣条打败了双汇火腿肠》 , 市界;
《“辣条一哥”卫龙冲击IPO , 增速放缓的背后 , 还能讲出新故事吗》 , 氢财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首席商业评论”(ID:CHReview) , 作者:七月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华而不实的“过度收纳”,真有必要跟风?不麻烦,才是最好的收纳
- 2021年“深圳伴手礼”发布:华为手环6入选
- 米家直流变频两季扇预售;云米和小米大家电彻底“分道扬镳”
- CCTV:“芯荒”正帮助国产汽车芯片实现零的突破
- 厨房设计“6不装”,入住才知道有多得心应手!
- 反“客”为主 小呆虫发布极限客制化Gk61键盘
- 墨水屏平板能避免买后“爱奇艺”吗?
- 如何看待当前“逍遥镇”胡辣汤和“潼关”肉夹馍商标维权事件?
- 大数据杀熟仍未绝迹,工程师:公开“黑盒”算法几乎不可能
- 小狗为什么是“红绿色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