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起融资,超100亿资金涌入,脑科学沸腾的这5年( 三 )


文章插图

专注医疗级脑机接口及芯片企业
该领域融资事件 , 共计56起 。 除未公开披露企业外 , 医疗级脑机接口及芯片赛道融资轮次多处于Pre-A轮 , 融资金额以千万级居多 。 可见 , 该赛道远未发展到“星星之火”的状态 。
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是脑机领域中值得一提的部分 。
一年前马斯克发布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 , 这一技术一时间刷爆朋友圈 。 但实际上 , 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的前身 , 是早在90年代便经FDA获批用于疾病治疗的脑深部刺激、迷走神经刺激等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
中国DBS市场的代表性企业并不多 , 国内如品驰医疗、景昱医疗、瑞神安医疗、科斗脑机等是专注于该领域的企业 。
其中 , 景昱医疗布局了帕金森以及多个精神类疾病适应症 , 尽管其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 但仍在寻求产品性能及结构上的革新 , 对电极、脉冲发生器等DBS关键设备进行改良 。
不过 , 随着脑机接口向超小型化、无线化、采集刺激一体化方向发展 ,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下一代——侵入式脑机接口芯片或将成为未来脑科学发展重要领域 。
由于该领域技术门槛较高 , 国内在该方面进行布局的企业较少 。 据动脉网统计 , 国内仅有NeuraMatrix一家 。 NeuraMatrix提供从微型植入设备到硬件服务器、软件、各种电极、数据分析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
消费级脑机接口赛道相较于医疗级脑机接口产品 , 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更“轻” , 也更为贴近日常生活 。 “高科技头环进课堂”、“学生注意力监测”、“睡眠贴片”、“脑控赛车”等都是脑机接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 只是人们很难将其与“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
从企业产品应用场景来看 , 睡眠监测及健康管理已成为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主要切口 。 其中 , 睡眠监测产品占据了消费级脑机接口赛道的半壁江山 , 大部分企业几乎都开发有相关睡眠监测产品 。 同时 , 冥想、脑力提升、意念赛车、心理健康评估、安全作业等也是其中主要应用场景 。
其中 , 强脑科技所研发的“智能仿生手”与念通智能所研发的用于辅助中风患者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的“外骨骼康复手” , 是该领域较具区分度产品 。
据动脉网统计 , 专注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研发企业共计23家 。 融资轮次以Pre-A轮居多 。

210起融资,超100亿资金涌入,脑科学沸腾的这5年

文章插图

专注消费级脑机接口企业
从融资金额来看 , 脑陆科技、强脑科技最受资本青睐 。
脑陆科技通过自主研发脑机接口相关的硬件、软件和算法 , 打造了一个基于脑电分析的综合解决方案 。 不仅开发了相关助眠产品、脑健康筛查产品 , 还建立了一个脑开放云平台 , 为金融、保险、安防、医疗健康、娱乐等各个行业提供脑机交互软硬件设备API接口 , 以及数据分析平台 。
强脑科技则搭建了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仿生手BrainRobotics、“StarKids开星果社交力与注意力康复系统” , 以及正念系统三条产品线 。 其中 , BrainRobotics可以通过采集残肢肌电神经电信号 , 再经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还原用户意图 , 实现假肢的不同动作 。
“StarKids开星果社交力与注意力康复系统”则为自闭症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判断标准 。 而正念舒压系统FocusZen , 则能有效缓解用户焦虑情绪 。 强脑科技产品较具创新性 , 且面向人群更为广泛 。
结合上述分析 , 可见尽管该赛道产品形式丰富 , 但仍存在同质化隐患 ,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突围”难度 。 如何打造企业区分度 , 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 是该赛道企业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