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货+涨价,服务器CPU市场的未来属于谁?( 二 )


英特尔的缺货+涨价让AMD有了进入市场的机会,但英特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准备拿回市场份额 。
为了解决缺货问题,首先英特尔加强了与台积电的合作,希望通过抢占3nm制程产能从而在下一代服务器CPU上实现性能领先 。 台积电供应链透露,英特尔将领先苹果成为台积电的首批3nm订单的客户,而这批订单中既包含笔记本CPU也包含服务器CPU产品 。 台积电方面表示相对于5nm制程,3nm工艺会使性能提升10%-15%,功耗降低25%-30% 。 随着在3nm工艺研发中困难的解决,台积电表示3nm 订单将会在2022年Q2量产 。 与之对应,分别于2022年、2023年量产的AMD的下一代服务器CPU Genoa和Bergamo将会采用5nm技术生产 。
优先使用3nm既有助于英特尔追赶性能差距,也对英特尔避免出货难局面的重演有着重要意义 。 同时,英特尔也在通过IDM2.0计划去提高自己的产能以维持自己的供应链 。 目前英特尔10nm制程已经实现量产,按照英特尔最新发布的技术路线图,如果顺利2023年 intel 3将会亮相,英特尔作为IDM的优势将会显示出来 。
ARM要在云计算闯出一片天

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MD,都已经将数据中心业务当成未来要发展的重要领域 。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958亿元,同比增长25.27%,预计2025年将突破5900亿元,其中云计算是数据中心增速最快的应用市场之一 。 各大云服务公司Q3财报展示了云计算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 。 微软云营收增长50%,谷歌云营收同比增长45%,亚马逊云营收上涨39%,百度智能云增速更是达到70% 。
为了适应云计算的需求,AMD和英特尔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 AMD方面推出了具有更多核心、更高密度的服务器CPU Bergamo,Bergamo最高可达128核/256线程的Bergamo 。 英特尔则是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则是可以为云计算提供在FPGA、SmartNIC以及存储等方面完善的技术支持 。
在两家基于X86架构的神仙掐架时,有一些厂商看到了ARM的灵活性,希望用ARM架构在服务器CPU市场分一杯羹 。
当网络协议、存储协议或安全设备管理功能在以太网适配器上的ARM处理器上运行时,CPU不需要运行协议,在降低CPU负载的同时还能加速数据传输 。 这一特性成为各大云服务厂商选择ARM架构的原因之一 。
2019年,Arm公司为服务器产品推出的核心IP Neoverse N1,基于这一技术,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开发了自研服务器芯片Graviton2 。 AWS表示与基于M5的实例比较,使用Grvtion2的实例成本降低了20%,性能提高了40% 。 截至2021年,Graviton2的实例占了AWS应用实例的14%,在2020年AWS增加的实例中有49%是基于Graviton2 。

缺货+涨价,服务器CPU市场的未来属于谁?

文章插图

来源:Arm公司
第二代的Neoverse N2的单线程性能比N1增加了40%,此外Arm还推出了 Neoverse E系列,在功耗和面积上进行优化;Neoverse V系列则注重性能方面的优化 。
除了云计算,ARM架构也被使用在了其他的应用场景 。 2018年,采用 64 位 ARM v8-A的Marvell ThunderX2 处理器被应用于英国气象局的Isambard中 。 今年,英伟达的GTC大会上,黄仁勋表示借助ARM架构的灵活性英伟达推出了专为加速计算设计的服务器CPU Grace,在与英伟达的GPU结合使用时,会提供比基于X86 CPU的系统快10倍的性能 。
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让人期待的原因还在于,这条赛道上有着许多中国厂商的身影 。 例如,基于ARM v9架构的阿里自研服务器芯片倚天,基于ARM v8架构的华为鲲鹏 。
不过,第三方平台的测试表明,AMD 最新的 Epyc 处理器几乎在所有测试中都优于最快的 Neoverse N1 芯片很多,尽管 ARM 芯片具有更多内核 。 即使在调整 TDP 之后,这两款芯片的每瓦性能也大致相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