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完“元宇宙入口”,我有点晕( 四 )


但对于所有VR的软硬件厂商来说 , 更重要的是 , 现在还缺少一款现象级联机互动的VR游戏大作 。 《王者荣耀》在2017年时用户量就已经超过2亿 , 但现在 , VR设备C端整体的用户量尚属千万级别 , 快速匹配小伙伴玩游戏 ,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王城身边许多VR游戏玩家的现状是 , 好不容易度过眩晕适应期 , 会自己摸索寻找优质内容、好玩的项目 , 但不久 , 就会发现好玩的游戏就那几款 , 没有更多的游戏供玩 , VR设备到最后还是落灰了 。
VR , 正在走向何处?“与其说是元宇宙带火了VR , 不如说是VR带火了元宇宙 。 ”王城认为 , 没有Quest 2以及Quest平台内容生态的发展 , Meta可能也不会在今年决定进军元宇宙 。
一个月前 , Oculus 顾问 CTO卡马克在Facebook年度会议Connect大会上吐槽了Meta , 认为相较于优化现有产品 , 构建元宇宙平台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
他透露 , Oculus正准备面向元宇宙设计“多款头显” , 但他担心 , 可能会花费数年的时间 , 数千人的精力 , 而最终 , 却不会对人们使用设备和硬件的方式产生多大影响 。
但Meta的长期投入不会停下 , 短期来看 , VR的迭代方向是丰富内容生态以及加强社交 。
VR头显被视为是下一个时代的手机 。 “PC互联网时代的屏幕是电脑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屏幕是手机 , 但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屏幕极大可能就是VR 。 ”大朋VR高管Neo对深燃说道 。
他指出 , 当前VR在C端 , 相较硬件提升 , 更重要的是内容生态的丰富 , “要用好的内容来推动硬件设备的销售” 。

体验完“元宇宙入口”,我有点晕

文章插图

来源 /pexels
在VR线下体验店遭遇疫情冲击后 , 王城进一步坚定了要做VR游戏的决心 。 去年 , Quest 2上市后 , 其此前面向乐园、教育等B端厂商提供解决方案的VR工作室 , 就已经在筹备做一款VR游戏 。
以前 , 没有用户 , 开发者无利可图 , 生态就做不起来 , 而且国内用户对于从应用商店购买游戏进行体验的付费习惯尚未养成 。
但今年 , Quest平台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质变 , Quest 2出货破千万台;VR音游《节奏光剑》在Quest单平台收入破1亿美元;最新的《生化危机4 VR》 , 据外媒测算 , 自10月20日上线营收已达到约850万美元 , 是迄今销售最快的Quest游戏 。
这些进展 , 给了王城这样的VR内容创作者更多的信心 。 “内容本质上是一个创意产业” , 只要创意足够 , 就能被用户接受 , 现在或许是一个窗口期 。
而在强社交层面 , 在大型联机游戏出现之前 , Meta、微软已经在虚拟办公层面开始行动 。 但从目前的技术看 , VR远程会议首先需要参与人员有VR头显 , 而且 , 卡马克认为 , 技术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
他表示 , 要将VR硬件设备规模扩大到能够支撑元宇宙是非常困难的 , 因为其中涉及到了虚拟形象和保真度和质量 , 尽管云计算集群会有所帮助 , 但所带来的延迟、碎片化和设备兼容性也是一个大问题 。 当前 , Quest 2的语音通话延迟相对严重(超过100毫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