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500天

?洗牌还在继续 。
在经过500余天的野蛮生长后,社区团购步入了一个新周期 。
“我以后也不会再去社区团购企业了,不为别的,害怕被裁员 。 ”湖北襄阳一位被裁的十荟团员工说 。
在2021年7月,十荟团襄阳地区的十几位BD( 商务拓展 )一起抱团维权,上述员工入职不到两个月就被裁了,但对方拒绝给他补偿 。 经过仲裁以及法庭调节后,他拿到了双倍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BD是和第三方劳动公司签署的派遣合同,他们和58魔方、辽宁某劳务公司等签合同 。
合同派遣工正在成为社区团购公司规避纠纷的主要方式 。 根据燃财经了解,兴盛优选对扩张正式员工数量保持警惕 。 一位离职员工说,“兴盛优选的很多BD都是劳务派谴 。 ”据其透露,兴盛优选的外围大部分员工采用第三方劳务合同工派遣,轻装上阵 。
在2021年春节期间,十荟团还曾发出“春节不打烊”的号召,召开了春节动员大会,十荟团董事长陈郢还正式提出“365天、随时随地”营业的理念,他说,“这是一场长征,而它的结果将是一场属于时代的变革时刻 。 ”根据Tech星球消息,2021年十荟团定下了年度GMV800亿元的目标 。
【社区团购500天】可惜,现在不但目标未实现,十荟团却已经岌岌可危,“主要是亏损,物流成本高,十荟团收缩后,变成了包邮电商,物流成本太高了 。 ”上述员工说 。
另一个倒下的创业公司食享会高层林强直接说,“零售赚的实际上都是配送的钱,配送解决不好,零售就做不好,供应链水平大家差不多 。 ”在林强看来,现在几家都没有破解物流这一问题,配送方式不对,在用电商物流解决社区团购,这导致费用高居不下 。
在1年多前,林强在出差途中告诉燃财经,他们正要大干一场,将在成都、重庆等与美团、拼多多等巨头展开竞争,“钱不是问题,这将是电商战争的最后一战 。 ”
但现实比想象中的残酷,弹药危机很快到来 。 巨头进场后,竞争加剧,这导致资本方开始观望,不愿意再继续投入支持食享会的发展 。 尽管食享会告诉这些投资人,他们在许多城市都盈利了,但没用 。
洗牌还在继续 。 如果从2020年6月滴滴、美团与拼多多各自成立自己的社区团购业务算起,到现在,合计约500天,在这期间,老牌企业同城生活破产,食享会、十荟团转型 。 2021年9月,橙心优选收缩 。
就连已经在美股上市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也逃脱不了“巨亏”的困境 。 11月15日,叮咚买菜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叮咚买菜三季度营收61.9亿元( 人民币,以下未注明则同 ),同比增长111%;但亏损依然在持续,第三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为20.1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29亿元 。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财报会上说,“第三季度,我们主动调整了战略重点,使其为‘效率第一,适当考虑规模’ 。 ”此前,叮咚买菜的铺店规模很猛,在第二季度时,他还说叮咚买菜在16个城市群的扩张能带来规模的可观增长 。
社区团购似乎要落入共享单车、千团大战的结局,创业公司被大资本并购掉,成为体系中的一部分 。 或者有企业跑出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单独上市 。
但现在看来,这些上市的企业也举步维艰,毕竟他们也未能实现盈利 。 从2019年开始,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8.7亿元、31.8亿元;2021年前两季度分别亏损13.8亿元、17.3亿元;每日优鲜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亏损29.1亿元、16.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亏损6.1亿元、14.3亿元、9.7亿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