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每一代新iPhone的假想图,都想着“干掉刘海”?( 二 )


看到这个设计 , 小雷觉得设计师肯定是一个喜欢收集旧手机的人 , 否则不太会把这样的古老设计搬到iPhone 15 , 在没有触屏的功能机时代 , 滚轮设计确实有着独到之处 , 但是到了触屏时代 , 滚轮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用途 , 沦为一个装饰 , 滑动屏幕浏览不比滑一个滚轮来得舒服?
而且 , 以现代人的手机使用强度 , 滚轮本身的机械寿命也是一个大问题 , 还有诸如防尘、防水等问题在滚轮结构下也是难以解决的 。 所以 , 这个设计大概率就是设计师自己的喜好 , iPhone使用的可能性基本为0 , 大家基本上可以无视 。
说实话 , 这个滚轮在直角边框上看起来也相当突兀 , 从美感角度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好的设计 。 另一方面 , 如果滚轮模组设计得过于灵敏 , 还可能存在着误触的可能性 , 如果想防止误触 , 那么过高的滑动阻力又会带来不好的体验 。
看完正面我们来看看背面 , 主要关注点自然是后摄模组 , 对此设计师似乎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设计 , 直接套用了iPhone 13 Pro的后置排列 , 不过将闪光灯挪到了三颗摄像头的中间 。

为何每一代新iPhone的假想图,都想着“干掉刘海”?

文章插图


此外 , 三颗摄像头中的一颗明显为潜望式摄像头 , 将让iPhone 15支持12倍光学变焦 , 同时三颗摄像头均支持光学防抖 , 最大光圈为F/1.5 , 配置上倒是比如今的iPhone 13 Pro要强上许多 。 但是按照iPhone的升级速度 , 现实中恐怕要等到iPhone 18才能看到类似的配置 。
除了影像性能暴涨式提升外 , 该设计师还将后摄模组几乎“抹平” , 可以看到除了主摄略微凸起外 , 其它区域都与后盖持平 。 从实际角度出发 , 这个设计反倒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 但是考虑到设计师给出的后摄模组有着强大的性能 , 想要实现这个设计的话 , iPhone 15的厚度可能会接近1cm 。
概念设计图为何都喜欢无刘海?虽然每一年都有各种各样的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iPhone概念设计图曝光 , 大家基本上也看腻了 , 但是在看了众多的概念图后 , 小雷也发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点 。 比如绝大多数的概念图都将iPhone的“刘海”抹去 , 实现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屏下、边框内置、弹出式等 , 反正“刘海”是肯定不能留的 。
作为目前iPhone手机最大的槽点 , 刘海设计从2017年首次出现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的时间 , 唯一的改变就是缩小了20%的面积 。 将iPhone 13与iPhone X摆在一起 , 除了边框从圆角设计变成了直角设计外 , 单看正面几乎完全没有变化 。
为何每一代新iPhone的假想图,都想着“干掉刘海”?

文章插图

对比之下 , 安卓手机在外观上就有着相当大的变化 , 从2018年模仿iPhone的刘海设计到后来的水滴设计 , 再到后来的弹出式摄像头和挖孔设计 , 今年则已经进入到了屏下摄像头阶段 , 在保持窄边框和防水性的同时做到了完整无缺的屏幕显示效果 。
安卓阵营的手机设计几乎一年一变化 , 而iPhone已经连续四代采用一样的正面设计 , 难免让不少苹果粉丝“破防” 。 而且 , iPhone的刘海设计也让iPhone的功能体验面临一些缺失 , 比如状态栏的通知图标 , 为了保证显示效果的一致性不得不仅提供电量、信号强度和时间三个图标 , 至于此时通知栏里有什么通知 , 只能手动下滑查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