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VS腾讯视频,美食江湖争霸( 二 )


而B站的优势在于最早发力纪录片领域, 培养起了相对专业的自制团队, 并与行业内的制作团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 。
以今年的几部热门内容为例, 《来宵夜吧》的导演郑永生是B站纪录片制作中心的制片人和导演, 此前制作过《历史那些事》;《人生一串》与旗帜传媒合作, 导演陈英杰来自央视;《奇食记》的班底主要来自2017年成立的大兜影业, 制片人凌光裕出身上影发行 。 在纪录片方面建立的制作优势, 让B站能够在难度较大的美食纪录片领域实现比较稳定的输出, 并押中若干爆款 。

B站VS腾讯视频,美食江湖争霸

文章插图

【B站VS腾讯视频,美食江湖争霸】无论从制作难度还是制作资源, 腾讯视频和B站目前在美食纪录片方面建立的优势, 短时间内来看已经形成了头部效应, 并建立起在内容运营和产出体系方面的一些特点, 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 而美食纪录片的市场, 也给他们留出了较长的收获期 。
打造美食纪录片爆款, 要点有三美食, 人类的生命之光, 欲念之火 。
《孟子·告子上》里写道:“食色, 性也 。 ”讲的是人的原始欲望 。 即使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今天, 人类对美食的冲动依然会对准油脂、碳水这些曾经的生存根本, 对美食的追求依然是当代人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
B站VS腾讯视频,美食江湖争霸

文章插图

《人生一串3》
这也是为什么美食纪录片在国内能够历经十年依然热度不减, 拿相关内容做的动图在微信群里深夜“放毒”一度成为日常操作 。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美食文化长期熏陶的文化语境下, 人们不但爱吃, 也追求会吃, 这就对各类对美食做更深度科普的纪录片产生了比较直观的需求 。
同时, 当代人的生活图景也在助推美食内容的热度 。 一方面是国民消费的升级, 追求更新鲜和有趣的生活和饮食, 从《舌尖》带火了章丘铁锅, 到《风味人间》让六月黄螃蟹出圈;另一方面, 城市聚集着越来越多的外来者, 当美食纪录片在地域上逐渐覆盖了中国地图, 异乡的年轻人们也在其中回味着热干面、小笼包、肉夹馍、火锅里的记忆 。
B站VS腾讯视频,美食江湖争霸

文章插图

《早餐中国》
美食文化熏陶、城市生活寻根、国民消费需求, 美食纪录片的火爆最终落在“人”上 。 这也是为什么美食纪录片往往会喜欢讲故事, 职场、家庭、故乡与口腹之欲结合起来, 往往会在烟火气里获得更深的共情 。
由此也可以归纳出爆款美食纪录片的三个要点:视觉刺激、文案动人和生活共鸣 。
视觉是打通观众味觉最关键的钥匙, 以“声、色”的刺激带动观众“香、味”的生理反射 。 文案则延伸着画面之外的更多想象空间, 从《舌尖》《风味人间》李立宏关于烹饪过程充满画面感的描述, 到《人生一串》陈英杰颇具江湖气地讲述嗅觉、口感的爽, 配音者具有颗粒感的声线在观众耳边一直响到味蕾 。
B站VS腾讯视频,美食江湖争霸

文章插图

《风味人间》
更大的要点在于如何联动美食与生活 。 美食纪录片讲的主要是两件事, 一是人们为了一口吃的付出了什么, 二是这口吃的在勾起食客怎样的情绪 。 前者会为美食增色, 也成为生活不易的一种共情切入点;后者则成为观众代入的直接入口, 并以人与食物的关系串联文化方面的更多深层次内容 。 在这方面分寸感和贴合感非常重要, 强行附加价值或硬性拔高, 反而会让怀着朴素食欲而来的观众有不适感, 《舌尖上的中国3》的争议也因此而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