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可以不谈 , 事业一定要搞
当“收视女王”的桂冠戴在头上的时候 , 或许刘涛也想象不到 , 火爆一时的《星辰大海》 , 收官多日 , 江湖上却依然有关这部剧的传说 。
最初围绕这部剧展开的热议话题 , 来自于其不断飙升的收视率 。
以开播0.3%的收视率为初始值 , 第二集播出完毕 , 收视率已经成功实现破1——这数字放在几年前或许不值一提 , 但放到当下 , 已经足够打破近10个月的省级卫视收视纪录了 。

文章插图
它聚齐新咆哮帝林峯和“贤妻”型女演员刘涛 , 为观众上演了一出狗血都市爱情故事 。 而有了两位演员在剧中轰轰烈烈、吵吵闹闹的恋爱戏码 , 《星辰大海》从同类型题材中脱颖而出 , 在2021年被赋予新的使命 , 成为“中年偶像剧”的代表力作 。
遥想去年 , 陈建斌搭档李一桐共同出演一部“老少恋”剧作《爱我就别想太多》 , 简单粗暴的“50岁富豪爱上年轻设计师”设定 , 一出假王子、真土豪式爱情故事 , 一度让观众感到不适 。
面对《爱我就别想太多》的“老少恋” , 观众毫不留情地打出豆瓣3.3分 , 狠狠为这份充满“爹味儿”的爱情故事 , 拼尽全力表示拒绝 。
而今年 , 一部《星辰大海》让中老年观众攥紧遥控器看得津津有味 , 跌宕起伏的情节 , 广为流传的水中争吵名场面 , 又令年轻观众陷入“中偶PTSD”中 。
怎么 , 演的是真情真爱 , 妈妈们热烈追捧的中年爱情 , 为何就备受年轻人“嫌弃”了呢?两极化反馈背后 , 年轻观众和中老年观众的审美差异 , 正在被重新写就 。
两代人看剧的两极化审美近年来 , 年轻观众推崇的是更为新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 反映到影视剧审美上 , 除了主演们的颜值、演技、CP感要多方面全手抓 , 男女平权崛起的意识下 , 角色身上也要展现出前卫清醒的爱情观、通透从容的人生观 。
一种“主角们恋爱可以不谈 , 事业一定要搞”的规则 , 正在流行开来 。
而中年人并不纠结于剧作精神价值的陈旧或新颖 , 他们更倾向于跌宕起伏的故事 , 可以一边要“女儿当自强” , 一边又要“灰姑娘遇上王子”式爱情 , 重点是能够刺激神经 , 给枯燥的生活一味调剂 。
实际上 , 二者的喜好在某些程度上也存在相似性 , 年轻观众将业余生活放在偶像艺人身上 , 中老年观众也有自己的“梦中情人” 。

文章插图
DataENT数据显示 , 近五年卫视年度收视率前五的影视剧中 , 抗剧的演员稳定在“男靳东女孙俪”的公式上 。
在刘涛戴上“收视女王”桂冠之前 , 孙俪曾用数据彰显抗剧力 。 近些年有《甄嬛传》的影响力打底 , 后续剧作播出表现往往一骑绝尘 , 去年影视剧市场缺乏黑马 , 也有孙俪的《安家》收视遥遥领先 。
靳东的正面形象令其成为“师奶杀手” , 从《我的前半生》到《恋爱先生》再到《精英律师》《如果岁月可回头》 , 即便靳东大多身着西服 , 多次饰演精英角色形象存在同质化之嫌 , 却也不影响师奶们为其驻足 。

文章插图
《星辰大海》台播火爆 , 引发话题长尾效应 , 正是实现了“左手爱情、右手事业”的法则 , 在年轻观众中实现了“曲线救国” , 踩中两代观众神经 。
习惯在网播平台上追剧的年轻观众 , 或许久久未闻如今电视台播放着的是哪些剧作 , 而一旦父母对某部电视剧狂热起来 , 追剧浪潮最终总会从电视机延伸到互联网 , 用大数据递送到年轻人的冲浪区 。
- 鞋子除臭的技巧 你不得不学会的生涯技巧
- 灭霸:我要毁灭这个宇宙,物理:不,你不行
- 减掉肚子赘肉年轻人的操 每天小区里都有年轻人在跳减肥操,请问真的能减肥吗?
- 年轻人正在抛弃沃尔玛
- 为什么年轻人都想花9.9元做7天“爸妈”?
-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 指控|年轻人封控在家“炸厨房”,3天烧糊了2个锅……疫情之下,这种能力真的很关键
- 映客互娱瞄准年轻人线下消费新场景
- 什么牌子的西装适合年轻人
- 拖着“三室一厅”去野外的年轻人们,撑不起精致露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