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虚拟IP破圈,或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二 )


1)首先是定性的判断, 我们认为虚拟IP本身有小众属性 。 虚拟IP形象是人工创作, 用户在与虚拟IP形象的互动中, 由于用户已经认知到其虚拟性质, 而难以体会到真实的社交感, 过于虚拟的互动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参与感, 我们认为显然无法成为大众主流, 用户与虚拟IP形象的情感链接, 也难以达到其对真实偶像的地步, 只能说是成为一种点缀 。
即使是对于siri、小爱同学这类虚拟助手来说, 我们也认为, 最终会是千人千面的状态, 每个人的siri都会驯化为不同的性格和风格, 难以形成统一的IP形象 。 当然, 这些智能助手已经脱离了我们虚拟IP的讨论范围 。
2)其次在于虚拟IP的运营之重, 大部分企业难以覆盖成本 。 虚拟IP与明星偶像网红大V类似, 都具有显著的头部效应, 头部IP的成长也有不可复制性, 也就是说大部分虚拟IP将会沉没、被过滤 。
我们以泡泡玛特为例, 在其众多的IP形象中, 最受欢迎的依旧是Molly, 就算在Molly的吸引力逐渐退却之时, 泡泡玛特也尚未找到一个新的虚拟IP与Molly相提并论, 而对于其他曾推出的虚拟IP, 或许有一定忠诚用户买单, 但大多数毫无大众影响力 。
而如果对于AYAYI这类超写实虚拟网红来说, 其整体需要技术、内容等这个团队进行长期支撑, 若无法在未来收益上打平, 很少会有团队贸然进入这一领域, 而前面说到过, 虚拟IP是否受到大众认可, 其中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超写实虚拟网红的孵化, 目前来看是一件高风险低收益的事, 依旧以试水、探路的性质居多 。 根据我们此前得到的信息, 目前想要打造一个超写实虚拟人IP或者虚拟IP主播, 前期投入成本在百万的量级, 这个显然直接能劝退不少品牌和团队 。
由于打造虚拟IP成本的重投入, 我们认为虚拟IP并不太会出现中腰部及长尾生态, 情况很可能是:要不就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大众化IP、圈层头部IP, 要不就是不被市场认可从而被抛弃的无价值IP, 两级分化会相当显著 。 这与明星艺人的不同点依旧在于, 中腰部及长尾明星艺人是真人, 现实的个人生存成本极低, 而虚拟IP团队的日常运营等固定开支较高, 中腰部的位置可能无法养活运营团队 。
实际上, 任何IP都离不开持续的运营投入, 需要不断适配新时代的用户审美和情感需求进行迭代, 否则一方面容易被大众所遗忘, IP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纽带淡化, 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商业价值上大幅缩水 。
我们不妨看看熊本熊、LINE FRIENDS、蘑菇头这三个虚拟IP 。
熊本熊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被设计为熊本县吉祥物/形象大使/幸福部长, 在多年前走红网络, 并且确实为熊本县带来了不少旅游及IP收入 。 但或许是由于版权、目标人群等种种原因, 在中国市场极少看到相应的运营动作, 没有了官方的运营搞事情, 热度显然大不如前, 如今只能算是过气网红 。
LINE FRIENDS亦是如此, LINE系列虚拟IP根植于LINE的APP贴纸, 当年360公司曾在中国市场主推LINE软件, 但由于后来中国内地市场未对LINE开放, LINE因此在短暂的造势后, 除了零星的活动和线下IP店外也鲜有其他运营动作, 热度逐渐退却 。
蘑菇头如此, 在行业外鲜有人知道蘑菇头形象来自于广州一家叫蚊子动漫的公司, 蘑菇头形象的诞生也颇具偶然性, 但无论如何它成为了多年前互联网刷屏常用的表情包素材 。 但坦率来说, 蚊子动漫在IP运营能力上似乎不足, 也没有爆款传播内容去接力, 蘑菇头也仅存于当年的表情包中, 如今逐渐被人忘却 。
IP运营动作的短板, 意味着用户与IP情感纽带的弱化, 也无法形成长期的陪伴感, 此时IP通常会陷入一种“有知名度, 但商业价值低”的状态, 即很多人都认识这个IP, 但IP不会产生明显的消费刺激作用 。 上面提到的蘑菇头形象就是一个典型, 拥有广泛知名度, 但也几乎仅止步于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