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 喜剧综艺在不断试水的过程中开始有了起色 。 《脱口秀大会》三、四季带着高热话题度成功出圈 , 为喜剧综艺带来新一轮高潮 。 紧接着马东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SNL式的素描喜剧搭建舞台 , 并凭借对于热点话题的犀利吐槽出圈 , 节目质量也在播出过程中逐渐攀升 , 赢得不错的口碑 。
虽然跌跌撞撞 , 但一直出现敢于试水的喜剧综艺其实是基于市场对于喜剧的客观需要 。 碎片化的时间需要单个梗与段子的填补 , 时间较长的完整作品则一直是人们娱乐审美里的固有需求 。 尤其喜剧是一种普遍性的需要 , 生命力始终绵长 。
喜剧与泛娱乐化当然 , 热潮之下关于喜剧存在问题的讨论也很激烈 。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Yandex
喜剧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 , 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 。 而当前大环境使得人们对于这些戏剧样式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 。
讽刺喜剧的代表作有如赵丽蓉的《打工奇遇》讽刺餐厅乱定菜价、冯巩《我就这么个人》讽刺向领导送礼 , 针对的主要是社会问题 , 能够引起普遍共鸣 。 但现在的喜剧市场喜剧人才年轻化 , 讽刺喜剧的视角主要着力于表达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与态度 , 能够圈层内部引起有力的共鸣 , 但受众具有局限性 。 而抒情喜剧因为近些年出现时常常存在生硬煽情的问题而饱受诟病与排斥 。
而荒诞喜剧与闹剧因为在现代媒介推动下底线不断下探 , 泛娱乐化倾向明显 , 引发了一众关于喜剧边界的忧虑讨论 。 是先追求内容与意义 , 还是先追求让人发笑 , 喜剧在新时代中需要寻求一个新的平衡 。
但好在市场给了它足够的空间 。 正如开头所说 , 喜剧作为让人发笑的艺术是当代压力不断增加的人们一项庞大且长久的需求 。 泛娱乐化问题为喜剧标出警示的红线 , 但留给喜剧发展的空间仍然宽阔 。
《脱口秀大会》捧红脱口秀和漫才 , 《一年一度喜剧大会》拓开素描喜剧受众 , 都表明我国喜剧市场的包容性或许比想象中更强 。 当然 , 各类喜剧形式在与市场成长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 但这种探索带来的活力表明方向是正确的 。
喜剧仍然需要时间 , 而我们永远需要喜剧 。
【喜剧市场:笑容流浪史】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牛财经”(ID:yncj_cn)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你的失眠,撑起了一个万亿市场!
- 拉卡拉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个人码”转向“商户码”将释放增量市场
- OFF-WHITE创始人去世引发哄抢潮,街头文化为何孵出千亿潮流市场
- 母婴市场现状和前景 淘宝开母婴店前景怎么样?选择什么分类好?母婴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 市场要闻 | 辉瑞CEO称奥密克戎不可能完全突破现有疫苗,市场恐慌过度了?
- 市场要闻丨石榴集团招股书失效,近三年毛利率持续走低
- 市场要闻|陷破产泥潭,蓝盾股份再收深交所监管函
- 出版单位借直播和短视频推介新书和好书,在抖音电商拓展新市场
- 开什么网店比较有市场?具体情况分享
- 淘宝蓝海市场有哪些产品?怎么判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