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一消息属实 , 也就意味着从诞生至今已有8年历史的家用“发烧级”处理器 , 可能将在2022年迎来终结 。
发烧级处理器为何没落?需求变化是主因为什么曾经代表着家用PC最高性能水准、被爱好者人人称羡的发烧级CPU产品 , 最后会落得个“偏安一隅”的待遇?
说白了 , 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主流PC平台近年来的进步实在是太大 , 再加上消费者对于高端PC的需求如今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 , 以至于对于很多用户来说 , “发烧级CPU”的体验实际上反而可能变得没有那么理想了 。

文章插图
现在的一台12代酷睿+旗舰单卡的PC , 游戏性能可能比发烧级处理器+老款双显卡的平台要强得多
例如在CPU多核设计方面 , 可能一些朋友还记得 , 在8代酷睿出来前 , 主流的家用CPU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在“最高四核八线程”的水准 。 在那个时候 , 如果有玩家想要玩一些特别吃CPU多核性能的游戏 , 或者是想要流畅地边玩游戏边直播、边P图边渲染视频等 , 那么购买六核(初代到4代)、八核(5代)、十核(6代)、乃至十八核(7到10代)的发烧级处理器 , 可能就是唯一的选择 。
然而如今主流台式机CPU核心数量已经增至16核甚至24核 , 同时还拥有着高得多的主频 。 这就意味着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 , 哪怕对CPU多核性能有着强需求 , 也不再有必要去购入高价的发烧级处理器了 。

文章插图
发烧级平台的多通道内存设计 , 的确让它们看起来非常“美丽”(该图源自三易生活网友投稿)
又比如说在内存带宽方面 , 相比于主流CPU“万年双通道”的配置 , 发烧级处理器很早就用上了三通道、四通道 , 甚至八通道的内存控制器 。 几年前这种“超多通道”的配置 , 的确可以让PC在各种多媒体应用中 , 都能够表现出比主流平台强得多的性能 。
但现在呢?虽然最新的发烧级平台有着八通道DDR4的配置 , 但源自服务器的架构反而意味着其在主频和内存频率上都相当保守(最高DDR4-3200) 。 相比之下 , 最新的消费级高端CPU i9-12900K反倒是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对DDR5-12800超频内存的兼容性(数据源自Intel架构日) , 只要插上品质足够好的DDR5内存 , 光凭双通道就能达到与“发烧级平台”八通道内存相同的带宽 , 性能也不输给前者 。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 , 与家用主流、高端平台相比 , 发烧级处理器以往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 就是它们往往拥有主流平台数倍的PCIe带宽 , 因此可以轻松地在主板上使用双显卡、三显卡、多NVMe SSD的配置 , 而不用担心遭遇性能瓶颈 。
然而一方面来说 , 多显卡技术如今早已没落 , 无论显卡厂商还是游戏厂商 , 基本都已经不再为其提供专门优化 。 另一方面 , 现在只要是稍好一点的主板 , 也都会提供至少2至3个NVMe SSD插槽 ,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已经完全够用 , 实在没有再去追求发烧级处理器“扩展性”的理由 。
转型生产力 , 或是“发烧处理器”的最好出路当然 ,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能已经用处不大的发烧级桌面处理器 , 放到现在也并非就毫无价值了 。 毕竟 , 它确实还是拥有更多的物理大核心数量 , 也拥有普通家用CPU所不具备的某些指令集和更稳定的架构设计 。 再加上这种平台所对应的主板普遍具备更多的PCIe插槽、有着更强的扩展性 , 因此也意味着对于某些有着特定需求的用户来说 , “发烧级处理器”实际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
- “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折戟,资本还在抢着投它
-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 “交个朋友”布局8个直播间实现全时段、全品类和多主播参与
- 剖腹产后使用“镇痛泵”对身体有副作用吗?
- 达达快送发起公益图书募捐“等一本好书?松鼠计划”活动
- 拉卡拉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个人码”转向“商户码”将释放增量市场
- 董明珠22岁秘书直播带货,要“养成”网红版本的自己?
- 这是我见过的“最省钱的装修”!更难得的是:还不失实用与品味
- “蔚小理”烧钱要加油
- 柯汶利和他的“悬疑王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