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房的年轻人:获取真实生活的主体是我,不是房东( 二 )


@小李老师:在杭州和朋友合租,认为拥有房产不重要我记得项飙老师在《扫地出门》的导读里面提到过一个很好的概念:房子的居住权 。 我们到底是在居住它,还是占有它?这个概念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我觉得我并不一定非得要占有它,虽然实际的所有权属于房东,但是我花钱租下以后,真正在这里生活的真实的个体是我,而不是房东 。
我在这里是真实地生活着,这种收获感是我自己营造出来的 。 我有权利去决定在房间里面怎样布置、空间如何使用,即使我只是居住在这里,也有决定权 。 这会让我觉得,是否真的拥有这套房产并没有那么重要 。 我越来越感受到,似乎在杭州租的这个地方才是我真正的家,回到家乡的时候,反而会有一种会“做客”的感觉 。
每次回家,我连蓝牙音箱、香薰机和书,都要一并带回家乡 。 因为我自己平时日常的生活就没有办法离开它们,所以每次都要把这种生活里的重要物件带回去 。 要回到出租屋时,我都会想:“太好了,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了”,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

不买房的年轻人:获取真实生活的主体是我,不是房东

文章插图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K.U.1:在云南家乡住家里的房子,觉得买不买房无所谓去年我从广州回到了老家,到现在一直住在家乡 。 住在家乡其实不怎么需要考虑买房的问题,而且我当下是单身的状态,所以感觉无所谓有没有房,住哪里都可以 。 人生就像一个个通关的关卡一样,我要先有工作,然后再考虑谈恋爱,恋爱了之后在考虑要不要买房子,房子对我来说可能是第三关的事情了,所以还没有特别想过未来的事儿 。
如果你没有房,就似乎可以像游牧一样 。 这几天我又跑到广州,开始录自己的播客,租了一个短租的月租房,在朋友家借床铺盖,我就觉得又可以在这个地方待下去了 。
不买房的年轻人:获取真实生活的主体是我,不是房东

文章插图

?《穿普拉达的女王》
@咸鱼:在北京租一室户,不打算买房我目前大约只过了我人生中的1/4或者1/3,我假如要在这个时候选择买房,就相当于我把自己的人生锁死在了某个地方,会有点不甘心 。 我仍然还是想给自己留一些关于人生可能性的选择空间 。 比如,我大约不会在北京买房,但假如我又在北京遇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可能就会很纠结是否要离开那个地方 。 总的来说,目前买房这件事的优先级并没有那么高,人生也不应该就因为房产很早就确定到底定居何处啊 。
而且买房这件事对我来说也不太重要 。 我觉得“房子”在过去是一个更好的投资标的,而我是肯定达不到这个门槛的 。 对于现在,房子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固定资产,更强调抗风险的能力,即我的钱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了,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实感上带来安全感吧 。
@毛毛:在宜昌老家和男友租房住,纠结是否要买房我家里人是有想买房的想法,但我个人并不想买房,所以我还在为这件事纠结中 。
我个人不打算买房的原因是,一旦我背负了房贷,就会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底气了 。 比如老板让我加班,我就不敢不加班了 。 或者,我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想辞职,但一想到我除了要自费五险一金,还要还手上的房贷,压力就会非常大,很有可能会忍气吞声地干着我并不想做的工作 。 我目前才刚进入社会不久,我不希望自己会因为房贷的问题,被锁在这样一份我并不想做的工作上 。 我的人生理想是我希望有一天去做一份哪怕不赚钱,但是我喜欢的工作,而不是拥有一套让我有安全感的房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