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撕番位”( 二 )


因此更值得期待的是,谁能够在明年率先冲破年交付量10万的目标 。 汽车行业普遍认知中,年交付10万辆是规模效应的节点,由此可以期待新势力们扭转亏损、自我造血 。
向着这一目标,蔚来、理想、小鹏也在近期纷纷披露了接下来的产品布局与产能计划 。
蔚来将大手笔地在明年交付三款新车 。 蔚来首款轿车车型ET7已于11月29日在江淮工厂首批下线,按照规划,ET7将于明年一季度实现交付 。 此外,基于未来NT2.0平台的另两款新车也在安计划推进开发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
在蔚来因交付数据而备受质疑的当下,新产品的成绩就格外重要 。 作为蔚来产品线中的首款轿车、蔚来时隔一年半才推出的新产品,ET7承担着为蔚来打破僵局、挖掘增量的重任 。 为了保障ET7准时上线,蔚来在10月初停线改造生产线,造成10月交付量直接腰斩 。
不过,售价44.8元起的ET7与蔚来过往产品一样仍然定位于高端市场,服务的还是同一批中产车主 。 蔚来要走量还得依靠其计划中的低价新品牌 。

?新造车“撕番位”

文章插图

蔚来ET7
理想目前仍然靠理想ONE一款产品打天下,其第二款车型理想X01计划在明年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 理想新车定位于全尺寸豪华增程SUV,市场猜测,理想将用这款性能更优、价格更高的产品取代理想ONE成为主力车型,而其纯电车型按计划还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才会交付 。
小鹏在日前的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了SUV新车型G9,对标蔚来ES6 。 产品布局的丰富以及较高性比是小鹏的优势,在起售价16万的轿车P5、20万级智能SUV G3i以及预计售价30万的SUV G9的带动下,小鹏或将继续维持较猛的销售增长势头 。
?新造车“撕番位”

文章插图

小鹏P5
能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还依赖于产能的表现 。 在不考虑供应链突发性短缺的情况下,蔚来、理想、小鹏三家的产能要满足年交付10万辆的目标都不是大问题,并且三家都还在持续进行产能扩建 。
按计划,蔚来在合肥的新工厂将在明年三季度投入运营,届时两个工厂双班最大产能将实现年产60万台 。 理想的北京顺义工厂也开始动工,按计划将在2023年投产,届时,北京工厂和常州工厂的标准产能会达到50万辆,两班制下,整体产能则可达70万辆 。
03 营收排序不变,多元化是共同难题在现有产品结构下,小鹏在交付量上的赶超,暂时还未影响到营收规模的排序 。 新造车头部势力的营收规模排名依旧稳定于蔚来最大、理想次之、小鹏第三 。
?新造车“撕番位”

文章插图

新势力目前的营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汽车销售收入,二是碳积分收入,三是电池、软件等其他收入 。
汽车销售部分,在交付量已被基本拉平的情况下,蔚来、理想、小鹏的产品平均售价决定了营收规模 。 其中值得注意的细节变化是,小鹏产品结构中,P7在三季度的交付占比增加至77%,使得其单车平均售价增长6700元 。
除汽车销售业务外,蔚来本季度其他业务收入共11.7亿元,其中有5.17亿元是靠卖碳积分赚来 。 理想其他收入为3.9亿,小鹏为2.6亿 。 蔚来在碳积分上的收入远高于理想和小鹏,这也是其营收上占得优势的原因之一,并且这部分收入对蔚来整体毛利的优化做出了不小贡献 。
此外,在“软件定义汽车”的风潮下,不少投资者认为软件付费中藏着更大的利润空间,甚至有分析师称特斯拉的FSD在十年之后带来的营业利润将超过1000亿美元 。 而国产新势力在软件付费方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