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行业,批量生产「新穷人」( 三 )


我感觉时尚圈的一切都特别闪闪发亮, 我就想离闪闪发光的地方近一点, 然后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闪闪发光就好了 。
花椒女27岁前时尚编辑我觉得自己变得讨厌了 。 和别人初次见面, 我会习惯性从上到下打量对方, 看对方的穿衣品味如何, 从而来判断这个人会在哪个level 。 我身边的朋友跟我说这一点的时候我非常羞愧, 虽然这是我的下意识动作, 但的确会让人很不舒服 。
我以前最讨厌的就是势利的人, 我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子了呢?
时尚编辑容易把杂志里的生活, 当成自己本来就应该有的生活 。 我身边很多同事, 他们要求自己找的的男朋友女朋友要像杂志里的明星或者模特, 要求自己的生活品质要和杂志里的LIFE STYLE版块高度一致, 什么都要最新的, 什么都要最贵的 。
但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好事, 即使有, 要求的条件也很苛刻 。 时尚界的人在知道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的时候特别爱就跟自己过不去 。 久而久之会变得抑郁了 。
我现在主要写一些情感类型的文章, 兼职写些文艺评论 。 在离开时尚圈之后, 我第一次有了存款 。
但在某些时刻, 我还是会有点想念那个纸醉金迷的地方 。 ”

时尚行业,批量生产「新穷人」

文章插图

克里斯多夫·拉斯奇在《自恋主义文化》中这样形容符合新穷人特征的人:“有许多人仅仅因为他们穿着西装革履去上班而被委婉动听地称为中产阶级, 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的生活水平已降到无产阶级的水平 。 ”
新穷人们的焦虑和不安来自于他们绝不想堕落到“穷人阶级”但又与真正的大资本家相距甚远 。 所以会不自觉地去打扮自己, 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有钱人——这就是进入了时尚领域的拿手好戏 。
时尚行业经常用这样词语去推销他们的产品:“最好的你值得拥有最贵的xx”“你必须拥有”“不买你就落伍了”——潜台词就是一个人够不够好, 需要由ta所拥有的时尚单品来证明 。
时尚之所以如此善变是因为它需要帮他的背后的资本家制造一种人为的、主观的不满足感 。 你过往所拥有的一切都会被淡化, 被贬低 。 有能力去拥有最时髦的新鲜玩意儿才能收获别人艳羡的目光 。
时尚编辑们只是新穷人们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闪烁着钻石色彩的消费主义之火旁, 多得是人往里面扑 。
参考资料:
1.鲍德里亚《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2.克里斯多夫·拉斯奇《自恋主义文化》
3.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
4.杨道圣《时尚的历程》
5.第一财经《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出现这么多“新穷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 作者:塔门,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