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接连扑街,古装剧进入“流水线”( 三 )


事实上 , 古装剧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 , 服化道是一部古装剧的颜面 , 体现了它的审美高度 。 先见皮 , 再见骨 , 优秀的视觉效果不仅可以给演员发挥提供支点 , 也在画面上构成整体美学风格 。 但是“十级美颜滤镜”下的古装剧 , 是一种严重失真的伪精致 , 不仅消解异化了古装剧的“唯美”卖点“ , 也糟蹋了所谓的东方美学 。
03 流水线量产品 , 正在“杀死”古装剧正在播出的《斛珠夫人》和《当家主母》不过是古装偶像剧流水生产线上的标准量产型作品 , 编剧导演知道什么梗火 , 什么情节好 , 于是照着往剧里套 , 以至于无法给人新鲜感 。

新作接连扑街,古装剧进入“流水线”

文章插图

《当家主母》里的双女主 , 一个是贤内助一个是白月光 , 贤内助心有不甘 , 但为了“贤”的名声和当家主母的脸面 , 还是得容忍白月光进门 , 进门后的两人花样撕X、搞雌竞 , 从框架到细节 , 基本上融合了主演蒋勤勤的代表作《乔家大院》、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甄嬛传》等内容 。
于正的每部古装剧几乎都是传统文化的噱头+撒狗血的剧本+万年不变的妆发配色+铺天盖地营销话题的套路 , 可以说是有意为之 , 而古装剧的众多出品方也相当认同这一生产模式 , 只要将人设和情节拆解成工厂里的标准化零件 , 各色CP、各种虐恋安排妥当 , 再把各种热梗扒出来套一套 , 填充进固定的架构中 , 古装剧就可以批量化生产了 。
新作接连扑街,古装剧进入“流水线”

文章插图

这样的流水线式流程简化了古装剧的生产过程 , 也规避了很多风险 , 该有的东西一样也不少 , 但这样批量化生产出的作品 , 在质量打磨、剧情的流畅度和新鲜性上 , 都有天然的不足 , 观众看多了难免会审美疲劳 。
当创作思路越来越狭隘和套路化 , 古装剧也就被捆绑得越死 , 如果走不出这个怪圈 , 继续沉溺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 , 在创作上不能推陈出新 , 未来“扑街”的古装剧可能会更多 。
结语电视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最核心的价值当然在于创意 , 每部戏的角色和情感内核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 而流水线量产品好像没有灵魂的木偶 , 这样的生产模式可能更受资本喜欢 , 但却正在“杀死”古装剧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 , 作者:艾杰 , 编辑:刘娜娜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