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文( 三 )


(3)AI正在改变人机关系 。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对机器和自动化的需求程度在不断加深 。 以智能手机为例, 目前的手机都具有多种支持AI的功能, 包括语音助手、照片标记、面部识别安全性、搜索应用程序、推荐和广告引擎等 。 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 人们对其依赖程度也在升级 。 此外, 智能电器、智慧家居等都在通过提供更加便捷、精准、高效的服务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 AI正在将曾经的幻想转化为跨学科的现实, 让机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其发展应用呈现出更加积极的趋势, 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 随着AI从精英科学发展成为主流工具, 今后其或在某些方面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 一是训练模型需要的数据将更为珍贵, 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都更加重视并加强对数据和隐私的保护, 或限制AI的快速发展;二是随着应用的普及, AI在就业、生物、社会公平, 甚至机器与人的关系方面都将面临现实的伦理挑战;三是部分领域AI带来的颠覆性创新, 如自动驾驶, 相关监管措施是否能及时跟进, 将对其应用产生深刻影响 。
04 全球竞争格局
正是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AI有望成为塑造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或将为早期采用的国家带来显著的经济、战略优势 。 许多国家都在布局加强AI研发和应用, AI竞赛逐渐由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国家之间的角力 。
4.1 各国积极参与AI竞争
自从2017年以来, 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优先发展AI的国家战略, 投身AI全球竞争(见表1) 。 其中既有美国、欧盟、法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也有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西、马来西亚、乌克兰等发展中国家 。 各国均试图通过AI战略支持本国AI产业发展, 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势 。
加拿大、德国、印度、英国等多国都在战略中明确要对发展AI进行直接资金支持, 并列出了预算额度 。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AI管理机构 。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这些国家的AI技术、人才、产业都在快速发展 。 新加坡已经成为AI职位占比最高的国家, 2020年的数据显示, AI相关岗位占全部工作岗位的比例达到了2.4% 。 据统计, 印度前50类技能岗位中AI技术相关岗位数量最多, 甚至超过了美国、中国、德国等AI强国 。
4.2 中美两国领先
在众多国家中, 美国仍是公认的AI第一强国, 拥有强大的企业和研究机构, 政府每年也投入大量财力支持研发, 2020财年非国防和情报部门的AI拨款就达到9.735亿美元, 2021财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提高至15亿美元, 同比增加近55% 。 然而, 美国的领先地位正在逐渐被中国赶上, 个别领域甚至已经被超越 。 如中国在2017年之后一直保持全球AI论文发表数量第一, 并逐步扩大领先优势, 2020年更是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AI期刊上被引用频次最高的国家 。
2019年,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的数据创新中心曾发布研究报告《谁将在人工智能角逐中胜出:中国、欧盟或美国?》, 对中、美、欧AI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测算——美国以44.2分领先, 中国以32.3分位居第二, 欧盟则以23.5分位居第三 。 美国的领先地位彰显无疑, 而中国则以追赶之势跟进 。 谷歌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认为, 中国在面部识别、健康数据、电子商务等很多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美国在发展AI方面“仅比中国领先一到两年” 。
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美国各界的担忧 。 大量美国媒体、智库鼓吹中国即将在AI领域超越美国 。 2021年3月4日,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投票通过, 并向美国国会提交了长达756页的2021年度最终建议报告, 详细阐述了AI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并对如何维护AI技术优势、保障国家安全提出了措施建议, 尤其是将中国明确为未来美国在AI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 针对性地呼吁美国联邦政府采取措施 。 报告成为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共识, 得到了包括联邦政府在内各界的重视, 拜登政府也表示支持报告在知识产权、人才、加速创新、微电子、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到的许多具体政策建议 。 可以预见, 未来中美AI领域的战略博弈将会进一步演化, 在吸引人才、突破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