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有什么风俗 大暑有什么讲究( 二 )


大暑有什么风俗 大暑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大暑的由来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汉族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大暑有什么风俗 大暑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大暑的气候特征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在科技发展有限的时期,人们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再过五日,天气更加闷热,土地非常潮湿;再过五日,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会让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出现了不少预测天气走向的农谚,如“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
大暑时节,长江中下游等地正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因此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等说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