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 二 )


花胶鸡火锅连续两年销售翻倍 , 最近一年更是增长2倍以上;虽然花胶鸡火锅的笔单价连年上升 , 迅速拉大其与品类的差距 , 但消费者渗透率和销售份额仍然大幅上升;花胶鸡火锅凭借美容养生的强势卖点 , 在多地获得极快的增长 , 尤其是川渝地区 。
牛杂锅开始风靡 , 门店迅速增多;客群基础迅速扩大 , 两年时间 , 在火锅品类的顾客渗透率从0.61%上翻到2.15% , 劲头非常猛;从消费区域看 , 牛杂锅在南方以广东为据点 , 向四川、福建、江西、海南、广西等省份扩展;在北方 , 首先在江苏站住脚 , 继而向浙江、上海、河南等省份蔓延 。
从用户画像来看 , 美团数据显示 , 火锅消费者中不超过30岁的人群占6成 , 高于他们在整体线上餐饮中所占比例 , 显示出年轻人更爱火锅 。

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

文章插图
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

文章插图

美团数据显示 , 与年龄更大的人群相比 , 30岁及以下年轻人的火锅消费频次更高 , 多参与2-3人的小型聚会 。 25岁以下年轻人喜欢川渝、串串香等重口味火锅 , 味型以辣为主;25-30岁人群逐渐对猪肚鸡火锅、焖锅、泰式火锅、砂锅火锅、本地鸡窝等新的火锅类型感兴趣 , 尝鲜意愿强 。
美团数据显示 , 同样是成立于MAT2020年的门店 , 新品牌最近一年单店销售高出老品牌48% , 甚至高于老品牌2年以上老店30%;通过评论分析发现 , 新品牌评论中谈及环境和事件营销的比例高于火锅整体 。
美团数据显示 , 新品牌在就餐环境打造上注重强化自身特色 , 凸显差异性;在强化自身特色时 , 注重整体氛围的打造 , 在店内装修、菜品装盘 , 甚至服务、摆件等方方面面呈现出统一的视觉 , 营造沉浸式就餐体验 。
美团数据显示 , 2-9家“小而美”的连锁初试、50-99家的初步规模化、500-1000家的大型连锁单店营收相对较高;商家可根据自身发展制定阶段性扩张计划 。
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

文章插图

从地区来看 , 华东、华南、西南区火锅线上订单增长领先其他区域 , 火锅消费更为活跃;对比不同区域的订单量及在线门店数量 , 华东、华南区域的订单占比高于门店占比 , 与其消费容量相比 , 仍有进入空间;而西南区竞争则非常激烈 。
辣味的强成瘾性使川渝火锅(尤其是重庆火锅)具备极强的向外输出能力 , 是多个省份最受欢迎火锅类型;作为火锅界的王者 , 川渝火锅不仅整体体量巨大 , 品牌化能力也非常强 , 2021年线上增长最快的10个品牌中有6个属于川渝火锅 。
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

文章插图
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

文章插图

川渝火锅根基深厚 , 口味辐射能力强 , 在全国多地较为流行;其他区域性火锅逐渐崛起 , 并开始向口味和饮食文化较为相似的临近省份扩散 。 美团数据显示 , 源起广东的潮汕牛肉锅 , 已北上进入闽浙沪;猪肚鸡这道客家菜的主阵地依然在两广 , 但已然获得邻省湖南人民的喜爱;菌菇火锅数云南最为典型 , 并辐射贵州 。
美团数据显示 , 门店数量不足10家时 , 火锅品牌在开城上更为谨慎;当门店数量增加到30家以上 , 有88%的品牌已将门店开到10个以上的城市中 。
【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火锅占线上到店餐饮市场3成份额】美团数据显示 , 品牌向外省扩展时更为谨慎 , 门店数不足10家时 , 半数品牌不考虑去往外省;门店数10-19家时 , 半数品牌开到2-5个省份;门店数40-49家时 , 半数以上开到10省以上;门店数超过百家 , 则有8成以上品牌将门店开至10个省份以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