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是什么 其实就是乙肝( 二 )


基因型A的水平感染增加:
一直以来,对于B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日本只重视从母亲到孩子的垂直感染,而几乎无视性行为所产生的水平感染 。但近年来,日本因为容易造成水平感染、慢性感染化的外来种“基因型A”逐渐增加,而突然开始倡导水平感染的风险 。
B型肝炎之下还有子分类,这是透过基因所进行的分类 。子分类也是分成A、B、C,所以名称就会像是“B型肝炎的基因型A”,实在是令人混淆不清的分类 。不过,若要说日本过去没有水平感染,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
比方说,单看透过性行而感染HIV,又同时感染了HBV的患者,其中确实是基因型A的带原者占多数,但其中也不乏基因型C(注2)的带原者 。若说他们的B型肝炎都是透过母亲垂直感染而来,又碰巧透过水平感染成为HIV带原者,这种解释也未免太过于自说自话了吧 。基因型C也会造成水平感染(虽然频率较低),而且也会在感染后转为慢性化,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
日本的B型肝炎带原者超过100万人:
为了预防感染,绝大多数的国家都鼓励为“所有”婴儿,接种B型肝炎疫苗,但在日本却以“水平感染很罕见”为由,到现在(撰写本文时)为止,都尚未将B型肝炎疫苗列入定期接种的疫苗中 。在日本,据说有超过100万名以上的B型肝炎带原者 。要将其扑灭,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只是日本对这件事并未认真 。(注4) 。
注1:“乙”在日本网络用语中有“辛苦了”之意 。
注2:原为较多日本人罹患的类型 。虽然原本认为,在成人后感染鲜少会变成带原者…… 。
注4:2016年10月1日起,终于列入定期接种的疫苗中,但接种对象是2016年4月1日以后出生的0岁婴儿,在这之前的出生的儿童,则维持自愿性接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