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转文章算原创吗 微信公众平台发文章视频( 三 )




失效模式既然是功能要求的满足程度的描述 , 所以失效模式应用技术性语言描述 。


2、失效影响是失效模式产生的后果 。 需要描述为对下一级产品集成或较高级别系统的影响 , 对操作整车的最终用户的影响 , 对适用法规的影响 。


从失效影响的分类上可以分为:
对内部工厂和发运工厂的装配的影响;
对上一级或较高级别的产品功能的影响;
对法律法规的影响;
对相关方的影响 , 如行人 , 环境等;
对下一级顾客的影响 , 包括内部顾客;
对最终使用者的影响 。


从以上内容可知 , 一个失效模式可能导致多个与内外部顾客相关的影响 。 在进行FMEA分析时 , 需要将每种失效模式的失效影响全部罗列出来 , 以便利于识别最严重的失效影响 。 原则上 , 不管是系统、子系统、零部件都需要分析到对最终顾客的影响 。 因为 , 零部件导致的子系统失效 , 或者是子系统导致的系统的失效 , 最终还是影响产品的使用者(或最终用户) 。 因此 , 对顾客的影响 , 可以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描述 , 以说明用户可能注意到或体验到的情况 。


3、失效起因是指失效模式发生的原因 。 失效起因也是产品设计时要设计的设计要素或设计特性 , 比如子系统由零部件组成 , 这些组成子系统的下一层次的零部件就是设计要素/下一级别的组件要素 , 也是子系统失效模式的失效起因 。




十六、风险分析
通过严重度、(发生)频度或发生度、探测度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 并根据风险等级对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优先度排序 。


设计风险或技术风险主要是和现有的设计控制水平有关 。 如果能对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 , 就能降低技术风险 。


频度和探测度是针对现有设计控制的评估 , 其控制效果已经得到证实 。 如果现有控制不能满足控制需求 , 可将新的控制方法作为措施写入DFMEA中 。


设计控制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探测性控制 。


预防性控制体现的是设计能力或设计水平 , 基于理论和经验的成熟度/可靠度来评价预防性控制的效果 , 并依此评估失效起因的发生频度 。


预防性控制方法或设计能力一般体现在设计标准/设计规范、最佳实践/经验、国际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冗余设计、防错等 。 即按照成熟的设计理论、设计标准和经验等 , 可以确保不会发生或很少发生设计问题 。


探测性控制是指通过试验、测试等对设计结果进行确认 , 以发现设计问题(失效模式) 。 探测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对产品功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情况进行确认 。


对于已经有成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标准(即现有的设计方法能确保满足顾客需求 , 也意味着设计能力很高 , 或者是发生度或频度不高) , 则主要对失效起因进行探测 , 相当于过程合格则结果合格 。 即按照成熟的设计标准去设计 , 或者是符合设计标准 , 就没问题的情况 , 确认失效原因或设计特性的正确性即可 。


对于设计能力不足或不理想的情况 , 无法知道失效起因或设计特性能否满足功能要求 , 所以只能通过探测失效模式来判断功能对顾客的满足程度 。


严重度是指功能的失效模式导致的最严重的失效影响程度 , 是对失效影响的评估 。


频度(发生度)是对失效起因的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 即如何确保设计要素的正确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