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加热消毒杀菌后,死了的细菌变成了什么( 二 )


食物加热消毒杀菌后,死了的细菌变成了什么

文章插图
最终的王者属于病毒!但是不要误会了,通常病毒都很脆弱,远不如细菌耐艹,这位“王者”骨骼清奇,完全没有遗传物质,是纯粹的蛋白质 。
没错,它就是臭名远扬,引发疯牛病的朊病毒 。
朊病毒拥有极强的消毒抗性,不仅无视紫外线、酒精、消毒水等常见消毒方式,也同样不把121℃的高压釜放在眼中,能轻松畅游4个小时依旧活蹦乱跳,只有将温度加到134℃以上才能在20分钟内消灭朊病毒,别看温度只上升了13℃,气压增长量可是前者的150%呢,通常的家用高压锅工作温度也就只有110℃ 。
消毒到底破坏了什么?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细菌能承受温度的极限一定不是DNA决定的,因为在121℃下“Strain121”尚且能正常繁殖,可见DNA的热稳定性相当不错,于是我们就只能将目光放在蛋白质上了 。
那同样是蛋白质,为什么朊病毒如此刚,而普通细菌病毒却如此不堪一击呢?
这是因为朊病毒本质上我们体细胞内的一种正常蛋白质“朊蛋白”的“变形”,这被称为“异常折叠” 。朊蛋白的β-折叠只占3%,而在朊病毒中占43%,这种异常的结构导致单体朊病毒就如同鲁班锁的零件,很容易层层相扣,拼成一个极稳定的大团子 。
所以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蛋白质在满足特定空间结构时,就可以很稳定,那么是什么让多数蛋白质如此脆弱,正如蛋清一烫就白呢?
答案还是蛋白质折叠方式,被称为蛋白质的二、三、四ji结构 。
一ji结构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稳定;剩下的简单来说就是氨基酸链在空间中不同ji别的、复杂的三维结构 。其中二ji相对稳定,三、四ji比较不稳定,只需一点点刺激就会被改变,上面提到的β-折叠就属于二ji结构 。蛋白质近乎无穷的功能正是其近乎无限的空间结构的功劳 。
一般的消毒方案都属于改变蛋白质的三、四ji结构,烹饪ji的“高温”亦是如此 。空间结构改变后蛋白质就会失去原有的功能,也就是“失活” 。所以被消毒的细菌其实也就是蛋白质“变形”的细菌,有些甚至还可以保持完整的结构,但内部已经“停工”了,是名符其实的“细菌尸体” 。
当然,如果你将被消毒的食物密封静置,细菌的大分子就会被时间慢慢分解,变成更细碎的有机分子 。
这就是细菌被消灭的故事了,我是酋知鱼,一条不滥消毒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