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没尿的人,谁更健康尿多是肾不好吗( 二 )


其他还有一些调节机制,相对不那么重要,不赘述 。
肾脏的另一个功能,排泄代谢“废物”:一般人常说肾脏是一个排泄废物的器官,实际上相对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排泄功能只能屈居第二位,主要是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诸如肌酐、尿素、尿酸等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产物 。
因此,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也是反应肾功能的主要指标 。
尿液在膀胱储存以及排尿: 生成的尿液会暂时储存在膀胱,等到积攒到一定量会刺激形成尿意 。在人类,还需要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所才将膀胱中的尿撒出来 。
尿多是肾不好吗?先来说第二个问题 。
如上所述,反应肾脏功能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血液肌酐、尿素氮浓度等指标 。
除非严重的肾功能障碍的终末阶段,即通常说的肾衰竭,都不会影响尿液量的多少,24小时摄入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都会维持平衡 。
到了肾衰竭阶段,泌尿量才会显著减少,每24小时尿量可以少于500毫升,被称为“少尿” 。
此时,由于喝下去的水分不能如数排出,人就会出现水肿;同时,代谢废物也不能有效排泄,积聚在血液中产生健康危害,呈现中毒表现,因而也称“尿毒症” 。
更严重的可以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 。此时,肾脏功能完全衰竭,如果不控制水分摄入量,会出现严重水肿和心力衰竭,以及严重中毒症状,很快就会死亡 。
也就是说,只要肾脏功能不是严重障碍,就24小时来说,就不会出现“少尿”的情况 。
当然,更不会出现“多尿”,而只能喝多少排多少 。
也就是说,在一般人,短时间内尿多尿少,跟肾功能好不好无关,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没尿的人”反映的是什么?如上所述 ,除非严重肾功能障碍,都不会影响24小时内维持水分的平衡,即没有尿多尿少的问题 。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有“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没尿的人”这样的体验或经验呢?
这其实反映的不是肾功能和健康问题,而是身体状态问题 。
身体当时的水合状态
其中,最主要是身体水合状态 。
所谓“水合状态”,是指身体是不是缺水,即血浆渗透压的高低 。
有的人,天天水杯不离手,身体总是保持很好的水合状态 。如果再大量喝水,特别是喝不含盐分的水,就会快速稀释血液,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尿液就增多,自然会很快排尿,让人产生“一喝水就有尿”的感观 。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大喜欢喝水,身体总是处在缺水的状态,血浆渗透压相对较高 。此时,如果喝水,首先需要填平血浆渗透压升高的欠债,然后,才会稀释血液,增加尿量 。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水分子是身体内最自由的小分子,它可以顺渗透压梯度到达身体任何空间,快速维持身体内整个体液的渗透压平衡 。
这样,一个人如果脱水,水不足的“缺口”并非只是4升的血浆,而是全身约42升的整个体液 。
也就是说,要想让一个脱水的人增加泌尿量,首先需要填平的不止是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坑”,而是全身42升体液高渗透压这个“天坑” 。
只有全身体液渗透压达到正常水平,再有多余的水分才会造成血浆稀释,增加泌尿量 。
这就是有的人“喝水多(也一时)没尿”的秘密 。
因此,“一喝水就有尿和喝水多没尿”通常不反映身体是不是健康,而是当时的水合状态 。
膀胱敏感性和排尿习惯
既然肾脏生成的尿液并非直排出体外,而是暂时储存在膀胱等待撒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