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 , 它又称作为脑卒中 , 顾名思义就是大脑疾病 , 脑神经出现问题 ,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治疗呢?听说中医里的偏方能治疗 , 这是真的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插图
中风的原因有哪些?本病病因较多 , 从临床看 , 以内因引发者居多 。中风的发生 , 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
1、情志郁怒五志过极 , 心火暴甚 , 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 。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 , 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 , 气火俱浮 , 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 。至于忧思悲恐 , 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 , 脾失健运 , 聚湿生痰 , 痰郁化热 , 引动肝风 , 夹痰上扰 , 可致病发 , 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
3、劳累过度《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 , 烦劳则张” , 即指人身阳气 , 若扰动太过 , 则亢奋不敛 。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 , 形神失养 , 以致阴血暗耗 , 虚阳化风扰动为患 。再则纵欲伤精 , 也是水亏于下 , 火旺于上 , 发病之因 。
4、气候变化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 。入冬骤然变冷 , 寒邪入侵 , 可影响血脉循行 。正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 , 则血凝位 , 凝则脉不通” 。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 , 正值厥阴风木主令 , 内应于肝 , 风阳暗动 , 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
5、血液瘀滞血瘀的形成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 , 或因暴怒血蕴于上 , 或因感寒收引凝滞 , 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 , 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

文章插图
中风的症状有哪些?1、头晕 , 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 ,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 , 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 , 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 , 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

文章插图
治疗中风的偏方有哪些?姜汁白矾【配方】鲜姜汁(榨汁)1杯 , 白矾6克 。
【用法】开水冲化白矾后兑姜汁 。灌服、
【功效】散风 , 温中 , 醒神 。
马钱子等【配方】制马钱子6—10克 , 僵蚕、全蝎、当归、川芎、生地黄、桃仁、红花、丝瓜络、附子各10克 , 蜈蚣5条 , 白芍30克 , 黄芪30克 。
【用法】上药水煎服 , 每日1剂 , 水煎2次 , 取400毫升 , 早、晚饭后分服 , 15天为1疗程 。
- 大雪节气常见的病症治疗偏方
- 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来教你解决
- 冬至节气常见病治疗偏方
- 脱发怎么治?生姜偏方好疗效
- 治嘴破了的小偏方 涂蜂蜜、喝浓茶
- 头部按摩防治神经衰弱
- 宠物猫反常饮食怎样纠正
- 养心调神,一觉睡到自然醒
- 中医治疗失眠好疗效 帮你痛击失眠
- 治疗经常便秘的小偏方 菠菜通便效果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