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艰辛的全球之旅( 四 )


材料价格的上涨 , 也在影响家具设计师们的选材 。 国内近几年受到年轻消费者认可的家具品牌 , 多以实木产品立足市场 , 短期内很难一下子转到以其他材质为核心 , 但也正在尝试从纯实木过渡到实木复合 。 以一张餐桌为例 , 桌腿仍然采用实木 , 但桌面改用实木贴皮 , 产品成本就会相应下降 。 这样的调整 , 又需要开启一段与供应链磨合的过程 。
通过改换选材来降低成本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因为除了木材 , 几乎所有的家具原材料都在涨价 。 杨熙黎介绍说 , 2022年以来大部分品类的原材料成本同比都涨价了15% , 2021年的涨幅更夸张 , 达到30%至40% 。 但通过转变设计思路 , 可以有效降低某些运营环节的成本 , 比如物流 。
国内设计师品牌大多依托于线上平台完成零售 , 目前只有个别品牌在几个重点城市布局了极少量的展示性门店 。 单一大件家具的物流成本过去两年的上涨速度令商家措手不及 , 而这些家具产品在电商平台显示的价格 , 默认都是包邮价 。
吱音透露 , 它们针对产品的包装设计一直在探索对运输更为友好的解决方案 。 仍以桌子为例 , 桌腿的结构被设计成能够像乐高积木一样拼插起来的 , 这样便可以使用平板包装 , 减少占用的货车空间 , 更便于运输 。
以出口贸易为主业的家具公司对各方面成本上涨的体会更加明显 。 从事办公家具出口贸易的广州米格家具创始人李俊琪回忆说 , 公司10年前刚创立时 , 依靠展会和B端行业网站寻找海外客户 , “眯着眼睛都能赚钱” , 但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以及出口贸易各环节不确定性的提升 , 利润增长逐年变难 。
米格家具主要依靠半自动工厂做生产加工 , 原材料也不全部依赖进口 ,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公司稳住所谓的“内部成本” 。 米格的主要成本压力在于国际物流 。


米格家具工厂已完成包装的桌板 。

今年1月21日 ,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创下3555.24点的历史新高 , 这一局面早在去年已有征兆 。 去年第三季度 , 刺激波罗的海FBX指数一路上涨的主要原因 , 是中国/东南亚-北美东海岸的海运价格一度超过2万美元 , 同比上涨500%以上 。



海运涨价的原因 , 是去年上半年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美国的货运船只 , 受到当地港口卸货人员不足的影响 , 集装箱周转速度放缓 。 过去从上海经洛杉矶/长滩港发货到芝加哥的运输周期是35天 , 去年8月形势最为紧迫的阶段一度延长至73天 , 这意味着集装箱需要140多天才能回到始发地 。
到了今年 ,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中欧班列的通畅运营 。 辽港股份公司负责人在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 俄乌冲突导致大连港中欧班列出口货量从3月开始大幅减少 , 发运需求和意愿逐渐降低 。
米格的商品主要销售到东南亚 , 即便如此 , 按照李俊琪的估算 , 2021年同样路程的运费对比2019年涨了至少3倍 。 加之部分国家进口关税的上涨、国家之间的贸易难度加大 , 有些客户宁愿违约也要取消订单 。 如今米格的仓库里已经堆放了两三百万元的存货 。
所以 , 米格的出路同样也是减少SKU , 集中生产销路最好的产品 。 同时 , 李俊琪也在联合每个国家的城市合伙人做“赊销”——通过与一些有实力的海运公司合作 , 拓展自己的海外仓渠道 , 先把货物放在海外仓库 , 将资金压力转移到外部 。 作为生产及销售一体的公司 , 米格家具在海外市场负责当地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人工成本占了15%左右 。 近两年 , 大量聘用当地员工也帮助米格降低了一部分人力成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