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苹果 , 据公司财报 , 2016年苹果的研发投入突破100亿美元 , 随后仍保持高速增长 , 2017年~2020年 , 研发投入分别为115.8亿美元、142.4亿美元、162.2亿美元、187.5亿美元 。

文章插图
因此 , 就研发投入而言 , 目前小米与华为、苹果都仍有较大差距 。
2、毛利率水平不到苹果1/3
毛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家公司的优劣水平 , 对于手机企业来说 , 毛利率越高 , 说明企业的产品价格较高或成本控制较好 。
根据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 2021年第三季度 , 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毛利为61.2亿元 , 同比增长53.3%;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为12.8% , 同比增长4.4% 。

文章插图
来源:公司财报、红星资本局
而根据苹果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 , 苹果整体毛利率为42.2% 。 其中 , iPhone、iPad、Mac等各类硬件产品毛利率为34.3% 。 对比之下 , 小米的毛利率与苹果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
但若小米在高端布局、成本控制等方面逐渐加强 , 后期毛利率或能得到提升 。
第三部分:
苹果的优势 , 容易复制吗?
苹果的优势 , 主要来自于技术以及供应链 , 这也是苹果全球地位难以撼动的主要原因 。
在技术方面 , 众所周知自研芯片的资源投入大 , 研发周期长、跨领域开发难度高 , 各项成本高到不可估量 。 苹果投入芯片产业三十余年、最终自研出了A系列芯片 。
目前能与苹果抗衡的国内企业仅有华为 , 海思芯片基本上具备和iPhone A系列芯片相当的硬实力 。
除了华为 , 小米、OPPO、vivo等一众国产品牌 , 目前都没能在技术、差异化上对苹果产生威胁 。
而且 , 苹果的技术优势远不止于此 。 除了A系列处理器之外 , 苹果的iOS生态、流畅的使用体验都是其独有的差异化优势 , 小米在短时间内可能还无法复制苹果 。
在供应链方面 , 苹果对供应链上游企业及成本的控制都已发挥到极致 。
首先 , 苹果将生产、组装等技术含量降低的工作交给外包公司 , 依靠自身强大的产品生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压低成本 , 让更多的利润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
根据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路利润》中分析 , 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 , 可独占58.5%的利润;拿走iPhone第二大块利润的是塑胶、金属等原物料供应方 , 占22%;而提供iPhone零组件和组装的商家 , 仅享有0.5%的利润 。
对于外包组装厂来说 , 明知道被苹果“压榨” , 还仍愿意为苹果服务 , 是因为苹果能为他们带来稳定的订单与较好的品牌形象 。
其次 , 苹果将上下游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纳入自己的生态之中 , 对供应链的控制渗透到方方面面 。 例如苹果在富士康、和硕、广达都有驻厂团队 , 专业人员在现场盯住供应商的工作步骤和流程 , 在现场提供最直接的辅导和咨询 , 用最短的时间帮助供应商解决问题 。
小结:
一度超过苹果的销量成绩 , 以及高端战略 , 或许都给了小米挑战苹果的勇气 。 但从现实情况看 , 对标苹果 , 小米或许还需要在技术、创新、供应链等方面追赶很长一段时间 。
- 奥密克戎成上呼吸道疾病?世卫总干事对2022战胜疫情保持乐观
- 什么运动对塑造体型最有效?
- 更年期症状3类型 中医对症4招改善
- 中医教你认识体质 正确对应进行养生
- 一段线以下50分可报考,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为何备受关注?
- 淘宝旺铺有什么用?怎么收费?
- 淘宝店铺浏览量对店铺好处,下降原因分析
- 淘宝主图可以加手机号码吗?怎么设计?
- 淘宝搜索车卡位技巧,具体有哪些?
- 人猫对话真的可行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