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三 )


据悉阿里大文娱总裁樊路远曾在内部打气 , 明确了优酷要以 “Netflix+YouTube” 的模式 , 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内容竞争与亏损压力 。 ” 如果纯会员模式没有办法把商业模式壮大起来 , 那么必须做短视频;Netflix 就是会员收费模式 , YouTube 就是广告模式 , 这个非常清楚 。 ”
回头看 , 2021 年 , 阿里大文娱第四季度优酷平均月活用户达到 2.8 亿 , 同比增长 30% , 而平均月付费用户也达到了 1 亿 。 用户数和会员成绩看起来不错 , 只是细分析看 , 这些会员有多少是 88VIP 会员的贡献 , 未来还能不能持续就是个问题 。
优酷还得回到加强内容制作的路线上 , 以此来争取用户 。
2021 年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合作的《庆余年》 , 虽然因为超前点播被用户疯狂吐槽 。 但二者有好剧也有合作 , 凸显优酷的落寞 。 而腾讯最近热播的《雪中悍刀行》便是阅文集团的 IP , IP 转化和复用渐入正轨 。 对比来看 , 优酷和书旗小说还没有类似的火爆案例 , 阿里大文娱内部并没有形成飞轮效应 。
当然 ,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 B 站、抖音、快手的竞争威胁 。 B 站的自制剧能力自不必说 , 抖快的自制综艺和自制短剧能力也在快速崛起 。 数据显示 , 截止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4 月 , 快手短剧用户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 2.1 亿 。
樊路远也清晰地认识到这点:” 东汉末期最牛的三个人是袁绍、袁术、刘表 。 都是地方大军阀 , 兵强马壮 , 有点像长视频领域的 ” 优爱腾 “ , 但千万别被后面的曹操、刘备、孙权给灭了 , 看看现在的抖音、快手和 B 站 。 ”
2021 年 , 阿里本地生活的补贴强度一直很大 , 但却无法逆转市场的份额颓势 。 新接任阿里本地生活 CEO 的俞永福 , 刚上任后以班长的身份发了内部信 , 信中提到本地生活是即时商流和即时物流双轮驱动的业务 , 而当前遇到问题的本质是组织能力建设不达标 。 ” 造渔船 / 开渔船与造航母 / 开航母不是同一纬度的事情 。 ”
如果说得更露骨一点 , 便是阿里本地生活的 2 万多人没达到相应的成绩 , 效率不行 。 裁员是解决效率的直接粗暴手段 , 不过饿了么否认了裁员传闻 。 但对商务团队的调整 , 其实俞永福已经悄然展开 , 目前正在部分推进饿了么、淘鲜达、共享零售的 BD 三合一 。
对于阿里本地生活来说 , 俞永福可能已经意识到 , 支付宝给再多流量 , 饿了么也无法扭转落后的局面 , 高管率领的团队战斗力始终是个问题 。 所以 , 俞永福开始打造阿里本地生活的地面 BD 铁军 , 一城一城的抢回市场份额 , 与美团的这一战考验耐久力 。
第二阶段则是 , 推动俞永福领导下的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产品整合 , 高德、饿了么、口碑等等 , 此前高德有很多 POI 也向美团、携程等合作方售卖 , 付费植入第三方的各种服务 。 后续可能逐步会替换成自有业务 , 或许意味着高德达 5 亿日活的流量不再外流 。
这也是阿里本地生活的最后机会 , 不求比美团占据优势 , 能够平起平坐就算成功 。
百度:直播业务受挫 , 游戏难以养老
百度近期的动作 , 不可谓不大 , 开源节流同步进行 。
一方面 , 把养了 7 年的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转入新的全资子公司 , 并定下需要达到的营收指标 , 开始要自负盈亏 。
另一方面 , 对本该盈利却亏损的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动刀 , 直播和游戏成为主要调整的业务 。
外界盛传百度此次调整 , 是因为 ” 收购 YY 暴雷 “ 。 从年终的 YY 盛典热闹程度看 , 确实不像业绩急剧收缩的样子 , 但预计整合的效果没达标 , 是大概率事件 。 这从百度派到 YY 总管的高管曹晓东离职 , 以及 YY 原 COO 张莹的离职中也可见一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