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四 )


2022 年百度势必会对原 YY 以及百度直播团队大整合 , 将不同的管理势力凝聚到一起 , 为接下来的产品和业务快速融合创造基础 。 通过直播加强业务货币化能力 , 这是百度当下比较能直接提升营收的手段 。
百度直播也并非没有机会 , 有百度直播的知识博主告诉 Tech 星球 , 搜索和推荐双全权重是百度直播的特色 , 很多直播回放过了很久还有人看 。 而且 , 百度直播也并非要颠覆抖音和快手 , 自身稳定 2-3 亿的月活就可以创造不菲的营收 。
游戏业务也是这次调整的重要业务 。 很多人会惊讶 , 原来百度也有游戏业务 。 百度对外界提到:只是对教育和游戏等个别业务的小规模调整 , 涉及少量人员流动 。 百度确实有游戏业务 , 只是以前做平台 , 后来做发行 , 自研中重度游戏几乎没有启动 。
游戏也算是百度的一个遗憾 。 国内一直没有类似 Steam 的综合游戏平台 , 而国内游戏市场的 PC 年代 , 众多盗版下载网站是国内玩家获取游戏的途径 。 可以说 , 百度有机遇做成这一项目 。 可能自研游戏不给力 , 也可能是腾讯游戏太强大 , 百度游戏并没有做大做强 。
数据显示 , Steam 在 2021 年的月活达到了 1.2 亿 , 氪金能力也十分强悍 。 百度游戏却走向调整的路线 , 没能成为百度的养老业务 。
美团:零售攻不进社区 , 出行蓝图画不好
对于美团来说 , 通过强大配送体系展现的万物到家能力 , 这也是阿里最为忌惮美团的地方 。
过去 , 美团和阿里虽然都是电商形态 , 但美团是非标品的服务电商 , 阿里更多是标品的商品电商 , 二者还是有明显的界河 。 但阿里用饿了么牵制住美团 , 美团却没有手段反击阿里 。 在社区团购业务赛道遇冷后 , 美团一直希望做大闪购和团好货业务 , 不仅能提升自身业务的天花板 , 也能将自身业务触手伸入阿里腹地 。
2021 年 10 月 , 京东上线 ” 小时购 “ , 阿里的同城零售业务并入本地生活 , 都与美团的闪购业务形成正面竞争 , ” 近场电商 ” 的概念被大规模提及 。 据 36 氪报道 , 美团闪购 2021 年 8 月份的日单量已经达到 300 万 , 而王兴则计划将闪购日单量做到 1000 万单 。
要达成这一目标 , 关键是接入更多的商超便利店 。 ” 百城万店 “、” 万店到家 “ , 美团对闪购业务提出过很多口号 , 只是接入商家的进展并不顺利 。 美团吸纳 B 端商家的推介逻辑是:未接入前只有 1.5 公里内的客户 , 接入后 3 公里、5 公里都会有分别涌入几万人 。
但从平台来说 , 社区团购的次日达生意模式 , 才有利润可图 , 小时达的配送成本比较高 。 而且闪购为了每单盈利 , 只能提高客单价 , 甚至要高出外卖的客单价 , 毕竟标品的利润率更低 。 这就造成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不高 , 所以美团的闪购 , 其实还没有最好的解题思路 。
团好货与拼多多的快团团业务模式类似 , 美团虽然做了团好货的独立 APP , 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做供应链 。 美团的零售业务 , 始终在社区外徘徊 。
对于美团来说 , 出行也是一直没放弃的梦想 。
在 2021 年滴滴 App 下架至今后 , 美团出行也曾推出大规模补贴网约车的动作 。 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显示 , 11 月份滴滴的日单量依旧保持在 2000 万单左右 。 美团的日单量刚好够到 30 万 , 较上月完成了 43.5% 的涨幅 。
补贴获得了大规模的增长 , 但这个增长距离滴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 同样在电单车以及共享单车领域 , 滴滴青桔和哈啰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 美团单车业务依靠集团输血 , 业务一直处于追赶状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