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鳞太攀蛇细鳞太攀蛇 , 俗称内陆太攀蛇 , 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 , 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 是全世界强毒性的陆栖蛇种 , 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 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 , 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 , 分布于澳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及附近 , 细鳞太攀蛇生性害羞 , 当防御时 , 身体会离开地面 。
2、黑曼巴蛇黑曼巴蛇 , 又称“黑树眼镜蛇” , 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 , 是攻击速度快的蛇 , 可以达到19千米的时速 , 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大的一种 , 有非洲死神之称 。 黑曼巴蛇体形细长 , 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 , 长记录可达4.5米 , 头部呈长方形 , 体色为灰褐色 , 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 。 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 , 栖息在树上外 , 还会在地面猎食 , 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 , 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
3、巴布亚太攀蛇巴布亚太攀蛇 , 体长170-250厘米 , 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岛 。 长度170-250cm , 毒牙长度:7.0-13.0mm 。 巴布亚太攀蛇很害羞,但其危险性丝毫不亚于另外两种太攀 , 在受到威胁时 , 它也会将前半身高高抬起 , 给对手致命的打击 。 其咬噬时放出的毒液是太攀蛇中多的 这3种太攀蛇 , 都是魔鬼级别的 , 都是世界前十的剧毒蛇 , 并且都分布于澳洲大陆 , 不过性格都比较温和 , 不会主动进攻人类 。
4、棕伊澳蛇棕伊澳蛇是澳洲分布广的毒蛇 。 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 , 但据近的研究显示 , 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 。 棕伊澳蛇毒性很强 , 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内 。 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 , 在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 。 体长为1.5~2.7米 , 身体为褐色或红色 , 有平滑的鳞片、宽阔的头部及大眼睛 。
5、杜氏剑尾海蛇杜氏剑尾海蛇(Aipysurus duboisii)是一种剧毒的剑尾海蛇属 , 主要分布在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 , 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 , 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 向西延伸至珊瑚海 , 阿拉弗拉海 , 帝汶海和印度洋一带 。 它们具有中性攻击性 , 只在外界因素的威胁下才会发起进攻 。 杜氏剑尾海蛇是毒性强大的海蛇 , 并且是世界上毒的毒蛇之一 。
6、裂颏海蛇裂颏海蛇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海蛇科裂颏海蛇属 , 全长100cm—140cm , 分布在红海 , 印度洋北部 , 西太平洋 , 澳洲北部 。 前沟牙蛇类 , 毒液含神经 , 肌肉毒素 , 毒性极强 , 一般认为与异澳蛇不相上下 , 虽然异澳蛇至今还未有致命的记录被证实 , 但本种却发生过多次咬伤致死的事件 , 由于其强烈的毒液 , 裂颏海蛇无疑是海洋中危险的生物之一 。
7、贝尔彻海蛇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 , 一度是全球毒性强的蛇类之一 , 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 , 贝尔彻就是它的学名音译 , 英文名就是belcheri sea snake 。
8、西部拟眼镜蛇西部拟眼镜蛇 , 是一种分布于澳洲的毒蛇 。 卵生 。 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 体长约1.5公尺 , 属中大型毒蛇 。 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 , 头部为椭圆形 , 当其兴奋或发怒时 , 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 , 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 , 看似眼镜状花纹 , 因此而得名 。
- 十大最毒的蛇 世界十大危险的蛇排名
- 素颜霜和粉底哪个伤皮肤 素颜霜和粉底的区别
- bb霜和隔离霜的区别 bb霜和隔离霜的不同
- 2021年常州申领失业补助金的受理期限延长多久
- 夏季好用的定妆散粉有哪些 夏季好用的定妆散粉推荐
- 常州行程卡上的星号是什么意思?
- 血鹦鹉常见的五种疾病
- 热带鱼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 龙鱼的蚀鳞症的构成原因
- 锦鲤的肠炎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