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光储,强弩之末与初生牛犊( 三 )


储能刚刚起步
” 哈利法塔又为华为点亮了,这次是祝贺其斩获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 ” 王鹏显得有些激动,” 这可能是我从业十几年遇到的最兴奋的一件事,当然,结婚除外 。 ”
可以看出,作为此前安圣系的员工,王鹏对华为有着别样的感情 。 从 2008 年重新开展能源业务进入光伏逆变器领域,到如今进入储能行业,华为在能源领域的动作总是牵动着王鹏 。
事实上,王鹏很早就料到华为会进军储能,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如此之快 。 因为储能与光伏天生就不可分割,没有哪家能做到只发电不存电,也没有哪家能保证发出来的电都能完美分配下去 。 简单来讲,储能是光伏发展后的必然延伸,华为进入储能领域也只是早晚问题 。
不过,对于华为进入储能领域,王鹏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 ” 盯上这块蛋糕的不只有华为一家企业,华为面临的挑战还很多,尤其是要直面特斯拉 。 ”
在 B2B 领域,马斯克的 Powerpack 早已占据一席之地,甚至二代产品 Megapack 在 2019 年第四季度就开始部署 3MWh 的项目,根据特斯拉财报表示,到 2023 年其订单将以数 GWh 的规模迅速增加;在 C 端,Powerwall 更是完成超过 25 万台的安装,并且挤压了上万个订单 。
并且与特斯拉相比,华为储能产品的整体性并不强 。 据报道,今年 3 月起华为将在日本销售用于可再生能源储存的大型电池系统,而其采购渠道为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制造商 。 华为将小型电池组组合为集装箱大小的单位后出售给日本境内客户 。
也就是说,华为本质上是提供储能电池组合解决方案,而反观特斯拉的 Megapack,是将所有配套的逆变器、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电力电子元件等高度整合,甚至光伏发电设备也可以采用自家的,这也使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易安装等方面会有很大优势 。
” 一个所有主要零件都是一家的,一个是采购的,显然前者整体性更高,兼容性也更好 。 ” 王鹏如是说 。
不过即便是这样,在安全性上也会存在问题 。 2021 年 4 月,北京丰台区储能电站发生火灾事故;2021 年 7 月,采用特斯拉 Megapack 系统的澳大利亚最大储能项目发生火灾,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
因为电池在制造或者是使用过程当中,包括绝缘、异常电流、异常过热引发的短路、漏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存在隐患 。 以及电池风险的可靠性、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对整个储能系统、管理性系统的逻辑管理能力,还有硬件故障等均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效,引发一些安全风险 。
以史为镜,虽然华为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但要知道特斯拉这种对储能系统的重视和投入都不容小觑的企业都发生了事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储能行业 ” 新玩家 ” 的华为,想要完全解决安全性的问题,可能还需坚持不懈、长期奋斗 。
1996 年,任正非对掌管华为电源事业部的李玉琢说,” 要在三年内将莫贝克做成国内电源行业的第一 。 ” 当时李玉琢连国内电源老大是谁都不知道,对技术和市场更是一无所知,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
没想到两个月后,任正非改口称,” 莫贝克要做亚洲第一 。 ” 李玉琢纳闷了,” 不是国内第一吗?”,随后任正非一句 ” 我说过这样的话吗?” 李玉琢被迫接下这个挑战 。
2021 年深秋,77 岁的任正非出现在华为军团组建成立大会上说道,”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 ” 语气神态恍如当年 ” 逼迫 ” 莫贝克长大 。

华为光储,强弩之末与初生牛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