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马斯克??2022,它将成为现实,改变人类历史?( 二 )


2014年 , 在巴西世界杯的开幕式上 , 美国杜克大学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家Miguel Nicolelis的团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让一名瘫痪少年重新“站”了起来 , 并用意念踢动了脚下的足球 。
去年5月 , 顶级科学杂志《Nature》更是在封面刊登了一次重大突破 , 患者只需要在大脑中“手写”出想要的字母 , 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生成文字 , 平均耗时只需要0.5秒 。
这一研究一经发布 , 就受到了学术界的重大关注 , 华盛顿大学的Tae Seok Moon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开玩笑称:“哇 , 我比它打得都慢 。 ”
这些科学进展缓慢、严谨 , 并且相对小众 。 与他们相比 , 马斯克与Neuralink实在是有些过分高调 , 这也因此引来了学术界的诸多争议 。
过度包装、过度宣传、夸大事实效果……这些都是马斯克与Neuralink遭受到的学术界质疑 。 与此同时 , Neuralink仅仅展示成果 , 却从不披露实验论文、实验数据的行为也让学术界对其更加不信任 。
有着近40年脑机接口研究经验 , 曾主导巴西世界杯瘫痪少年开球的杜克大学Miguel Nicolelis教授就曾公开表示 , 马斯克对于脑机接口的宣传太过玄幻 , “我一个字都不同意 。 ”
他说 , “我本人作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创造者 , 可以说 , 像科幻电影和小说里提到的 , 通过脑机接口完全实现意念控制 , 是不可能的 , 这没有科学依据 。 我很遗憾 , 马斯克做出这样错误的说法 。 这种说法无助于我们领域的科学发展 。 ”
国内脑机接口企业BrainCo的创始人韩璧丞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 “(Neuralink)是工程上的巨大突破 , 但就实验本身来说 , 十几年前已有诸多脑机接口实验室实现过 。 ”
而马斯克认为的“通过脑机接口可交流思想” , 韩璧丞认为再过三十年都难以实现 。
【“脑科学”热潮】
即便争议缠身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马斯克与Neuralink的确极大引发了公众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热情 。
在2020年7月的发布会上 , 马斯克就曾表示 , Neuralink已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设备状态” , 正在筹备第一次人体实验 。
除了将芯片植入大脑 , 让瘫痪病人用意念控制机器这种重度应用之外 , 其实脑机接口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 有些产品只需要像个帽子一样戴在头上 , 甚至你现在就能上网买到 。
脑机接口可以分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两种 。
比如 , Neuralink采用的是侵入式技术 , 需要用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当中 。 这种方式能够直接记录脑电活动 , 信号清晰、噪声小、而且长期稳定 。
而非侵入式技术则包括脑电帽、近红外头盔、磁共振头线圈等附着在头皮上的穿戴设备 , 它们采集的信号干扰较多 , 但是优点在于无需手术 , 安全无创 , 适用于普通民众 。

陈天桥、马斯克??2022,它将成为现实,改变人类历史?

文章插图

脑电帽
举个例子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脑机接口实验室的“意念打字”项目 , 就是通过脑电帽采集大脑活动信息 。
而根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效果 , 又可以分为“读”和“写”两类 。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读” , 通过技术将大脑的电信号“翻译”成机器与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 , 进而检测大脑活动 , 甚至控制外接设备 。
更“疯狂”的技术则是“写” , 通过外部设备对大脑进行写入与刺激 , 对抑郁、焦虑、癫痫等病症进行治疗 , 甚至在未来进行人脑增强等研究 。
近年来 , 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
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 , 2020年 , 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4.6亿美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