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的标准是什么?2017江苏入梅时间( 二 )


(4)特长梅雨: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 。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 。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 。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 。

入梅的标准是什么?2017江苏入梅时间

文章插图
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 寒气”袭人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 -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 。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 。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 。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 。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
(5)“短梅”和“空梅”: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象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 。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 。这种情况称为‘“短梅” 。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 。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 。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 。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 。接着就转入了盛夏 。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 。“短悔”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l-2次 。“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
(6)倒黄梅: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 。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 。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梅雨结束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是越来越稳定的,而雷雨却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 。况且时至“小暑”,通常冷空气已不再影响长江流域,而雷雨的出现常常和北方小股冷空气南下有关,这种冷空气的南下,有利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 。当然,“倒黄梅”并不一定在小暑日打雷以后出现 。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 。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 。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