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三伏天是夏季中最闷热,潮湿的日子,而且还是持续性的一段时间 。那么,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 。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 。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 。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文章插图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 。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 。
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 。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 。“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 。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 。”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
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1、避开冰冷食物
三伏天身体会觉得比酷暑时更难耐,所以很多人为了给身体降温,就喜欢吃一些冰冻的食物 。其实,在三伏天的时候,吃冰冻的食物很容易让胃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更甚至,还会造成身体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 。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特别是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
中医说月经期间子宫容易收缩,吃冰易造成经痛或经血难以排除干净,长期会有经期不顺的问题 。饭后吃冰会使胃内的温度急剧下降,容易造成胃胀、消化不良,甚至绞痛、腹泻 。剧烈运动后吃冰会让胃肠道的血管突然收缩,引起腹泻或腹痛 。冰对嗓子也有刺激,有哮喘的人不能多吃,防止哮喘复发 。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文章插图
2、不能喝冰啤酒
喝冰啤伤胃黏膜 。冰啤酒并非人人适宜,更不能过量,尤其是痛风、慢性胃肠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病患者都不宜喝啤酒 。健康人群每天喝啤酒最好不超过1000毫升,否则易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
3、饮食忌辛辣油腻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忌辛辣油腻,不能吃过多的烧烤,烧烤+啤酒易患痛风;饮食以清淡为主 。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 。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 。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