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为8600亿, 也就说全中国14亿人, 人均消费600多元, 这里面还包括刚出生的婴儿以及偏远山区的老头老太太, 这样的销售数据着实让外国人羡慕不已 。

文章插图
但你有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双十一到低是谁在受益呢?是平台、商家、快递还是消费者呢?其实谁都不受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双十一还有搞下去的必要吗?到底谁在受益?网友:今年不参加了】每年双十一都是一次盛大的购物狂欢节, 这是阿里为了博取眼球刺激消费制造出来的节日, 从2009年开始销售额在逐年递增, 这也成为阿里每年的战绩表, 这是历年来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额:
2009年0.5亿;
2010年9.36亿;
2011年33.6亿;
2012年191亿;
2013年352亿;
2014年571亿;
2015年912亿;
2016年1207亿;
2017年1682.69亿;
2018年2135亿;
2019年2684亿;
2020年4982亿 。
每年双十一的成交额都是逐年递增, 有的年份还翻了倍的增长, 这也见证了天猫商城的辉煌成就, 而双十一的数据也成了阿里的晴雨表, 一旦数据不理想, 必定会影响到股价 。

文章插图
而为了让数据好看, 双十一成交额的核算也从刚开始的一天变成了现在的十一天, 而今年的双十一更是从10月20日就开始预售, 说明平台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一份亮眼的数据无所不用其极, 平台已经被数据给绑架了, 到了“骑虎难下”的窘境 。
为了促使销售数据的达成, 电商平台的区域经理则会给商家们下达任务, 而商家为了完成任务, 则会提前租好场地备好库存, 并且在双十一前提升商品价格, 目的就是为了把消费者“赶”到购物节集中消费 。
但这样做是有风险, 一旦库存预判失误, 商家就会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即使库存清空也只是把双十一前后的购买需求集中释放而已, 对于商家来说, 对于暴增的销量它们需要增加人手来打包处理订单, 这也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对于商家来说, 销量暴增后就会迎来一段时间的淡季, 因为一整年的销量根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为了一个节多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而已, 可以说得不偿失 。

文章插图
那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受益者吗?也不见得, 你可以仔细看一下那些活动商品, 双十一的价格不一定是全年最低, 对于真正的品牌商来说, 不会因为一个双十一就打破它们原有的价格体系的, 纵观所有商品, 或许只有茶叶、酒类、化妆品、珠宝等优惠力度会大一点, 但这些商品都是价格弹性大利润高的东西, 所以即使降价对于它们来说影响不大 。

文章插图
而消费者也是根本不会刻意去比价, 她们大多数人只是被商家的宣导下以为双十一就是最实惠的, 如果想要捡便宜的话, 也只能双十一去购物 。 因为商家们会在前后两个月提升价格, 这就等于硬生生把几个月的消费需求集中在一个月里, 看似消费者得了便宜, 其实只是在商家的引导下买了一大堆不一定有用的东西 。

文章插图
而对于快递公司来说, 更是苦不堪言, 去年双十一快递公司在短短10天内增加了39亿个包裹, 这是平时订单的20倍, 快递公司为了能够尽快处理这些包裹, 不得不大量招聘临时工, 而这些临时工的工资比长期工还高, 而且会造成低效率和高出错率等情况, 而快递公司不会因此多赚一分钱, 反而是增加了人力成本 。
- 努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回报父母,还有人情世故!你认同吗?
- 六月份还有枇杷吗?枇杷六月份还有吗?
- 六月份还有柚子吗?六月份哪里能买到柚子?
- 六月份还有薰衣草吗?6月份哪里有薰衣草?
- 6月份还有樱桃吗?樱桃6月份还有吗?
- 6月份还有草莓吗?草莓6月份还有吗?
- 七月份还有杨梅吗?7月份杨梅哪里有?
- 七月份还有小龙虾吗?七月份可以养小龙虾吗?
- 时尚女鞋品牌排行榜前十 双十一十大热门女鞋品牌
- 4种“自嗨”行为看似聪明,实则是愚蠢,浪费钱的同时还有反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