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官移植开创者最后的“移植”( 四 )

  “当时实验条件之差,一言难尽!”今年76岁的同济医院教授刘敦贵,30岁开始跟着夏老做狗移植试验 。 他感慨:“一个直径约70厘米的小型消毒锅,是实验室里最先进的家当,用煤油气灯加热,术前消毒就得耗费一天;术后为了让狗体温尽快回归正常,大家生炉子给狗取暖;手术衣、纱布要重复利用,数九寒天,大家一起手工清洗、晾晒……

  课题组成员马绪娴曾回忆,时常要昼夜不眠地守着手术后的狗 。 武汉夏天闷热的天气、难闻的气味,让人几乎要晕过去 。 手术经常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11点,在夏穗生带领下,大家热情很高,不敢丝毫马虎 。

  1973年9月5日,第一只狗的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进行 。 夏穗生把实验狗的肝脏切下来后,创面血流如注,当时电刀还未问世,又没有电凝刀,没有止血纱布,也没有止血凝胶 。 他只能用细丝线逐个结扎 。 每次手术下来,仅打结就有三四百个,才能将出血点止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