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认为,少给零花钱能教会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你认同吗?

从个人品德来讲 , 节俭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而从生活实际来看 , 节俭不是为了省而省 , 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很好 。节俭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人的财商 。而教会孩子养成节俭习惯 , 实际上是一种财商教育 。

有些家长认为,少给零花钱能教会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你认同吗?

文章插图
【有些家长认为,少给零花钱能教会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你认同吗?】改革开放前 , 我们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 物质基础薄弱 , 所以老一辈人天生就会省 , 因为本来就不够吃不够穿 。但这只能算是一种生存之道 , 不能算财商 。现在 , 物质极大丰富 , 孩子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 , 如果再单纯的把节俭理解为少吃一点少花一点少用一点 , 我认为已经不太合时宜了 , 这也不是财商的表现 , 严重一点 , 会造成还会小气、吝啬、自私 , 影响人际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
有些家长认为,少给零花钱能教会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你认同吗?

文章插图
我认为节俭 , 就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而要养成节俭的习惯 , 最重要就是让孩子自己领悟到花钱的意义 , 让他自己知道 , 哪些钱值得花 , 哪些钱不应该花 。这里有三个境界 。
diyi层 , 避免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消费 。不管是有工作的成年人还是没有工作的学生 , 对自己拥有的资产要心里有数 , 买自己买得起的东西 , 尽量不负债不透支 , 这就是节俭 。孩子们往往都是花父母的钱 , 如果父母把花钱的事都包办了 , 孩子要什么都是父母来买 , 或者孩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 那孩子永远不会产生钱的意识 , 对自己所能承受的价格也没有概念 , 那些校园裸贷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有明显的缺陷 。所以 , 父母应该给孩子定额的零花钱 , 让孩子清楚自己有多少钱 , 能买多少东西 , 能办多少事 。
第二层 , 在消费中做出取舍 。孩子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钱能买什么东西 , 但同时面对好几样东西时 , 他必须判断什么更紧急 , 什么可以放一放 。把钱用在急需的地方 , 这就是更高层次的节俭 。比如孩子手里有十元钱 , 可以买一支笔或一个小玩具 , 如果买了玩具 , 第二天就没法记笔记 , 孩子只有舍弃玩具 , 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这个决策要试着让孩子自己来做 , 而不是家长命令和代办 。一个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孩子 , 多半就有了“延迟享受”的能力 , 也将受益终身 。
第三层 , 学会用钱来生钱 。这才是节俭的最高层次 , 就像《穷爸爸 , 富爸爸》这本书所说的那样 , 这也是高财商的体现 。当然 , 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天生就有这个意识和能力 , 我们需要启发和引导 。比如 , 告诉孩子 , 如果把他的零花钱存起来一个月后每10块钱可以增加1块钱 , 久而久之他就会慢慢减少开销 , 而选择把钱存起来 , 这就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财商教育 。
总之 , 要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 , 培养孩子的高财商 , 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掌握金钱 , 学会自己花钱 。至于零花钱的多少 , 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定 , 作为父母 , 同样不能超出承受能力地去给孩子零花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