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博大,无广告的荣耀智慧屏亏不亏( 二 )


具体从其竞争对手的情况来看, 华为、小米以及更晚入局的 OPPO 最有参照价值 。
华为和荣耀关系特殊本是一家, 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 2021 年 1 月 -7 月, 线上端华为电视累计销售规模为 167.1 千台, 市场份额 1.7%, 市场排名第 12;荣耀电视累计销售规模 149.5 千台, 市场份额为 1.5%, 市场排名第 13, 可谓不分上下 。

以小博大,无广告的荣耀智慧屏亏不亏

文章插图
但它俩产品定位走向是不同的 。 体现在配置上, 就是华为智慧屏更高阶一些, 属于高端、中高端的定位:比如它有 120Hz 高刷(荣耀智慧屏 X2 为 60Hz)、500~1000nit 峰值亮度(荣耀 280nit 亮度)、34GB 运行内存 +1664GB 机身内存(荣耀 X2 为 2GB 运行 +16GB 机身内存), 还搭载着高性能 4 核处理器 +4 核 GPU(荣耀 X2 为 4 核处理器 + 双核 GPU) 。
单说华为智慧屏可以搭载 2400 万 1300 万像素规格 AI 摄像头, 与荣耀智慧屏就有足够的区分度了——荣耀智慧屏 X1 4G 内存版(2022 款)、荣耀智慧屏 X1/X2 系列, 都没有摄像头 。
因此, 《智能相对论》认为 ” 荣耀智慧屏抢占的是华为电视市场 ”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 荣耀智慧屏新品价格上依然是走亲民路线(65 英寸智慧屏 X2 报价 2699 元, 55 英寸 1999 元), 结合配置来看已经颇具诚意 。 同时售后服务层面还有所加持——赠送三年质保等, 这种路数, 可比性更高的反而是主打性价比的小米 。
以小博大,无广告的荣耀智慧屏亏不亏

文章插图
根据中怡康数据, 2021 年 1 月 -7 月, 线上端小米电视累计销售规模为 2207.7 千台, 市场份额为 21.9%, 市场排名第一, 有着凭借性价比策略日积月累下来的品牌号召力 。
以小博大,无广告的荣耀智慧屏亏不亏

文章插图
有意思的是, 荣耀智慧屏系列和小米电视 5 系列有过一次 ” 拆机之战 “, 起因是红米系列负责人卢伟冰发博质疑荣耀智慧屏 “6*10W” 虚假宣传 。 当时参与拆机的有荣耀智慧屏(55 寸), 荣耀智慧屏 Pro(55 寸)荣耀智慧屏 X1(65 寸), 拆机对比的是小米电视 5(55 寸、75 寸), 小米电视 5Pro(55 寸、75 寸), 小米全面屏 E65A(65 寸) 。
拆机之前, 网上舆论一边倒支持小米 5, 但后续视频出来, ” 小米被荣耀智慧屏碾压 ” 基本被圈内人士公认, 那次拆机对小米电视的销量也产生了切实的影响 。
拿京东平台来说, 拆机之前小米电视 5 系列京东自营的评论量大概是 3W 左右, 智慧屏只有 5000 左右 。 而在拆机之后, 涉及的荣耀智慧屏系列销量在网上迎来了显著上涨, 很多网友表示就是看了拆机才被 ” 种草 ” 继而购入荣耀智慧屏 。
至于 OPPO 智能电视, 基本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存在的 。 根据 GFK 数据, OPPO 电视在彩电市场排名在 20 名左右, 市占率低于 1%, 品牌话语权和认知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OPPO 电视业务翻不起浪花, 一方面是定价策略尴尬, OPPO 电视线上均价达到 5457 元, 远高于荣耀的 3098 元和小米的 2317 元, 而品牌与产品又都无法匹配这样的高定价 。
要知道海信、TCL 等传统巨头的线上均价只有 3000 元左右, 外资的三星为 5650 元 。 而 OPPO 产品本身技术实力不足, 缺少差异化亮点, 例如在其 75 英寸产品上, 仍然是依靠联发科的芯片技术实现画面解码, 屏幕竟然没有中端电视已成标配的分区控光, 其画质可想而知 。
另一方面, OPPO 在 AIoT 布局较晚且战略不够清晰, 电视在 AIoT 战略里的作用并不突出, 也没有形成整体战略向前推进从而带动电视业务发展的局面, 这也正是荣耀在极力避免、或者说需要缩小与小米差距的一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