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鳝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鳝鱼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 。黄鳝用开水焯烫,可以洗去外边的粘膜,煮出的汤可减少腥味 。
3、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
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极反复捶打 。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 。随后,一份香甜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
4、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
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 。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 。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
5、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 。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
6、茶蛋

文章插图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
煎堆
8、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 。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 。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
9、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 。”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 。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 。故而,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
端午节禁忌事项

文章插图
1、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
- 158100斤怎么减肥主要是腿肉多
- 端阳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端午节又称为什么节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绿豆糕?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鸭蛋?
- 端午节可以做什么活动?端午节可以玩什么?
- 圣诞节狗狗最想要礼物是什么?
- 请问肚子越来越大如何减下去?
- 厨房冰箱一定不要放这个地方,我家当初不懂,住进去肠子悔青
- 宜家这6最值得买的好物,每一款都想要,看完忍不住又要剁手了!
- 怎么让狗狗在吃饭时不要表现出防卫的姿势
- 电视机旁最好不要放日光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