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适合带回去的特产 从北京回家带什么特产( 二 )



6、秋梨膏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 , 是一道传统的药膳 。 相传始于唐朝 。 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 , 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 , 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 秋梨膏过去是宫廷内专用的药品 , 直到清朝由御医传出宫廷 , 才在民间流传 。 又由于后来一直用北京郊区的秋梨调制 , 并在京城售卖 , 所以成为了北京传统特产 。

7、老北京驴打滚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 , 又叫豆面糕 , 起源于东北地区 , 在北京称驴打滚 , 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 。 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 , 煞是好看 。 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 , 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 , 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 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 , 呈金黄色 , 豆香馅甜 , 入口绵软 , 别具风味 , 豆馅入口即化 , 香甜入心 , 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 , 细细品 , 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 老北京驴打滚入选“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北京榜 。

8、六必居酱菜

六必居酱菜是北京市传统名菜 。 由北京六必居生产 。 六必居是北京酱园中历史最久、声誉最显著的一家 , 其生产的六必居酱菜 , 选料精细、制作严格 , 加工技艺精湛、色泽鲜亮、脆嫩清香、酱味浓郁、咸甜适度 。 六必居酱菜原料都有固定的产地 , 保证了六必居酱菜的质量 。 六必居酱园始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 至今已有487年的历史 , 如今不但是京城许多家庭的必备小菜 , 也是国宴上必备的名小菜之一 , 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营养保健价值和品牌价值 。

9、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 , 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 , 口味酸甜适中 , 爽口滑润 , 甜而不腻 , 果味浓郁 , 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 , 均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 北京果脯蜜饯的品种很多 , 果脯和蜜饯的区分 , 按照在北京的习惯 , 把含水分低并不带汁的称为果脯 。 这种果制品 , 也称“北果脯”或“北蜜” , 是北方形式的果脯蜜饯意思 。

10、大磨盘柿

北京郊区盛产柿子 , 品种也很多 , 但最有名气的要数大磨盘 , 属于北京特产 。 大磨盘柿 , 又名大盖柿 , 因果实中部有缢痕 , 形如上下两扇石磨而得名 , 为华北主要栽培品种 。 其中大磨盘柿在平谷区山前地带均有分布 ,  果实状如磨盘 ,  故称大磨盘柿 。 又因柿子形似有盖的容器 , 亦有大盖柿之称 。 境内以井儿峪村产的大盖柿最出名 , 色、味、形俱佳 。 可加工“柿饼” , 亦可切块制柿干 , 鲜果及加工品在国内享有盛名 , 倍受客商青睐 。

11、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国三大名糖之一 ,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 作为北京地区传统名点之一 , 一向享有盛名 , 其中尤以红虾酥糖为上乘佳品 。 北京酥糖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 , 最早源于唐代 , 享有:“茶罢一块糖 , 咽而即消爽 , 细嚼丹桂美 , 甜酥留麻香”的美誉 , 为历代名人所称赞 。 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 , 吃时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浓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