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哪些事情比电视剧还要离谱,还要精彩?

许多年前,我与几位同事去一个少数minzu居住的山区考察一个矿山项目 。
在一个山寨里,我们认识了一对亲兄弟 。兄弟俩大约六十多岁,不到七十岁,都分别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但兄弟俩的关系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亲密,不太象一般农村家庭那样,兄弟分家后,就各过各的日子 。他们俩人的感情甚至是超过了许多还没有分家的兄弟的感情 。
但让人感到十分不解的是,两兄弟的老婆分别称自己老公的哥哥或弟弟为“阿公” 。
要说“阿公”这个称呼吧,无论是走到哪里,似乎都应该是对长辈的称呼啊!或者是爷爷、或者是外公、或者是爸爸,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称哥哥或弟弟为“阿公”的 。为此我们推断,她们口中所称的“阿公”应该是与当地村民的口音有关,并非我们所理解的那种“阿公”的含义,也许在他们的山寨里,“阿公”就是“阿哥”、“阿兄”或者是“兄弟”的意思 。
【经历过哪些事情比电视剧还要离谱,还要精彩?】但在寨子里住了几天后,我们发现,村民口中的“阿公”还就是“爸爸”的意思,不存在其他任何含义 。这就让我们觉得大惑不解了 。不过,在我们老家的农村有这么一种习俗,那就是生育后的妇女会跟着孩子喊 。比如说吧,已经生育的妇女,称自己的亲兄弟为“舅舅”,其实就是跟着孩子叫的 。这与北方妇女称自己亲兄弟,往往会以“孩子他舅”相称,再简称一点就成了“他舅”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我们老家农村的妇女干脆将“孩子他”这几个字省略了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其实这就是“孩子他什么什么”的意思 。
因此,我们估计,这两兄弟的老婆称自己老公的哥哥或弟弟为“阿公”,应该是跟着孩子喊的 。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如果是跟着孩子喊,应该是喊自己的老公为“阿公”,而称老公的哥哥或弟弟则应该是“阿伯”或“阿叔”啊?她们却称自己的大伯或小叔为“阿公”,这算是怎么回事啊?
等我们在山寨里与村民们混熟了,这才了解到发生在这对亲兄弟身上的,让人惊掉下巴的一段往事 。
当年,还在这对兄弟年轻时,由于家里太穷,娶不起媳妇,于是兄弟俩商量着,干脆共同凑点钱,去外面买一个媳妇 。俩人商议,买来的媳妇先给哥哥当一年媳妇,如果这一年内媳妇怀孩子了,等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再给弟弟当媳妇 。如果没怀孩子,则等一年期满,就给弟弟当一年媳妇 。如此往下循环 。
结果还不错,这个妇女在给哥哥当媳妇期间生了个女儿 。等满月后,又开始给弟弟当媳妇,也同样生了个女儿 。
兄弟俩各有各的女儿后,家里实在太穷,多一口人就等于多一张嘴 。于是,兄弟俩又商议,干脆把买来的媳妇卖了,拿一笔钱来养两个孩子 。等两个女儿长大了,再分别嫁给对方做老婆 。就这样,十多年后,哥哥成了弟弟的老丈人兼女婿,而弟弟也成了哥哥的女婿兼老丈人 。
了解这段往事后,我们感觉太TM的“哇塞”了 。至今为止,我一直没有搞明白,这两兄弟的子女们相互之间是该称“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还是“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又或者是“表叔”、“堂叔”、“侄儿”、“侄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外婆”,而这个“外婆”又是他们共同的前娘 。现在想起来,这种关系还是让人头晕!
夜深人静,你感到孤独吗?会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多的人都体会过孤独的感觉,一个人独处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没有人说话也不想走出去,更没有心思看电视或者听歌曲,孤独的感觉让人有着一种非常的压抑感,即便是电视放着音乐响着,孤独的感觉泛起时,也好似身处在寂静的世界里一样,人都有敏捷的思维,有时候,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因为一个人独处,而是心里却少一份温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