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 新零售 盒马六周年:新零售[网红]的迷航( 二 )


尤其在社区电商激烈竞争的当下, 设计与技术工具的进步, 更显得“不值一提”
包括在供应链端, 前置仓系的叮咚买菜, 生鲜直采比例已经达到79.1%, 在上海等成熟地区, 这一数字更是超过了85%
2020年崛起的社区团购, 更是在深耕源头直采的同时, 强化社会协作力量, 中心仓从专业物流园区租赁、网格仓采取加盟制、团长采取分佣制, 大幅降低履约成本, 每单履约费用在1元左右, 远超前置仓到家、传统快递模式
供应链改造能力或许各有高下, 但最关键的问题, 前置仓、社区团购通过升级流通链路、强化产区合作, 不断打造“极致性价比”模式, 让利消费者、为源头农户和厂家增收
反观盒马, 曾经“99元波士顿龙虾”所打下的性价比优势, 正被社区电商新玩家超越, 技术工具与装修风格再新颖, 也难掩供应链与商品属性的差距
如今消费者走进盒马, 有水产区、有冷藏食品区、有烟酒区, 商品端有进口品牌, 还有自营品牌, 门店能购物, 也能吃饭、休息
“网红”属性的浮云散去, 盒马却把自己活成了“大卖场”
侯毅也在2019年表示, 当年盒马成了大卖场, 内部认为菜场模式可能更接近老百姓, “后来发现, 完全竞争不过当地的大卖场”
问题被看到, 但改观并不大
盒马“性价比”优势不再, 自我定位又逐渐迷失, 而烈火烹油的社区电商, 正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发力点之一, 社区团购更是在短时间内覆盖全国, 日单量突破千万件
在供应链角逐之外, 盒马的软肋又何在?
以我为主
盒马的诞生, 源于张勇、侯毅两人“情投意合”
2015年, 新任阿里CEO张勇想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 而侯毅想做重模式的生鲜超市, 从线下开始做, 再通过数据打通线下与线上
侯张两人一拍即合, 筹备一段时间后, 盒马随之开张很长一段时间里, 侯毅都是向张勇直接汇报
不过, 侯毅随后的职业经历却极为曲折
2019年底, 盒马被选为“烂草莓奖”(阿里内部在服务客户上表现不佳的团队), 内部地位也从独立业务单元, 降至事业群子业务板块
2021年后, 阿里成立MMC事业群, 重点发力社区电商业务, 原盒马集市(现更名淘菜菜)负责人侯毅改向事业群负责人戴珊汇报
暗潮涌动
这期间, 侯毅在2020年9月带队的社区团购项目, 四个月内仅上线四座城市, 同期美团优选已完成“千城计划”、多多买菜也进驻超过300座地级市
分野一目了然
在MMC事业群成立、戴珊执掌社区团购后, 侯毅一度“心有不甘”:“我觉得盒马集市已经做得很好, 但集团没给我们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实际上, 早在2020年11月, 侯毅就认为:“很多人占据了社区团购的某种交易形式, 其实这些不值一提”
但侯毅的不甘与“壮志未酬”, 在盒马邻里成立时愈发显著:“盒马邻里不是社区团购, 烧钱补贴没有未来、是创新能力的倒退”
戴在上领军淘菜菜, 侯在下猛烈抨击社区团购, 硝烟味弥漫
2021年8月, 张勇正式发布内部信, 戴珊将不再代表集团分管盒马事业群, 侯毅改为直接向张勇汇报,
起落之间, 侯毅仿佛对实体店模式有一种执念, 更确切地说, 是坚持“以我为主”、全链路自营
“以我为主”模式确实能有效把控门店经营和供应链环节, 但社区团购以更高效的社会协作模式展开进击时, 盒马的“以我为主”, 反而会拖了后腿
在人力与固定成本高企不下的未来, 社会化协作能充分调动闲置且有效的社会资源, 而“以我为主”模式反而会寸步难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