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保肝药,为何国外根本没这药?( 二 )


其实,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分解、转化、解毒,过多用保肝药无疑会增加肝脏负担,有时,甚至会诱发药物性肝炎 。并且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又没有医生进行用药指导,药物之间的拮抗或化学作用,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再次受损 。
药物性肝炎有多可怕?
药物性肝炎依程度轻重,有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急性肝炎等,最危险的则是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这型短期内肝脏细胞大量死亡,肝脏修复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一旦发生病情急转直下,病人在两周内就可死亡 。
保肝药也是一场利益与科学的对抗保肝药的特点是谁都无法量化其疗效 。目前凡是经得起循证医学考验并通过美国FDA审批的药物,都可以给出一个定量的zhi愈率概率 。以乙肝为例,假设病人的病毒载量为10的7次方,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替诺福韦(一种强效抗乙肝病毒药——编者注),三个月后,他肝脏里的病毒会有百分之八十多的概率降低到检测不出来;但如果是保肝药,医生只能说,先保肝试试看嘛,连50%的概率都不敢给 。
【中国患者一年吃掉百亿保肝药,为何国外根本没这药?】用一位肝病医生的话说,保肝药是一类“让人听了名字就忍不住想买的药物” 。在中国,吃保肝药的并非只有肺结核患者,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会引起肝损害 。在实验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中,一些药物被认为可以保护肝细胞,进而改善肝脏生化指标,在国内许多肝病zhi疗中被广泛使用 。还有一些长期喝酒或熬夜的人也在网上咨询,“我要不要吃点养肝护肝的药?”
获得各种指南与共识的提名和推荐,是保肝药推广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国内2005年与2010年的两版《慢性乙型肝炎防zhi指南》中,也提到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与双环醇等保肝药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可以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但推荐ji别是Ⅱ-2和Ⅱ-3,也就是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强证据,而在2015年的第三版指南中,则彻底没有了保肝药的影子 。
这类缺乏可靠证据证明其疗效的保肝药,仍极力寻求官方指南的“推荐”或“提名”,乃是受商业利益驱使 。
在美国,各个学会对指南的制定,要求非常严格,参加指南撰写的人,所有的利益冲突必须要列出来 。一般来说,不会选那些跟很多药厂有联系的人参与指南的制定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流行病学部主任唐金陵教授等人撰写的《中国临床指南:解决利益冲突和吸纳患者参与》一文,2018年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该文指出:“中国大多数指南是由医学专业委员会制定,但有些是在制药公司赞助下完成的……由此看来,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制药公司的赞助才是根本 。”
保肝应该怎么做?休息
肝硬化患者如处于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在功能上对肝脏的要求,使肝细胞有机会修复和再生 。但在代偿期或无症状患者,可做轻工作,以不疲劳为度 。
饮食
1、能量供应适当
应根据患者体重、食欲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日应予2500kcal左右 。
2、蛋白质
高蛋白质饮食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 。每日宜给予100g左右,至少1g/kg 。如果患者有腹水和水肿形成,蛋白质摄取量应提高 。如果有肝性脑病发生,蛋白质摄入量应降低,甚至暂时不给蛋白质,在此种患者可给予支链氨基酸口服,既可维持正氮平衡,又不至于诱发脑病 。
3、脂肪
应给予适量脂肪,每日不超过30~50g 。过分限制脂肪会影响食欲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于患者不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