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不易溶解到底好还是不好 奶粉溶解度和奶粉品质的关系( 二 )


小编发现,在乳品专业博士撰写的《这样宣传爱他美奶粉真的好吗》的文章中,他曾不经意透露说:“淀粉恰好就是容易导致速溶性差的原料之一 。如果相应的生产工艺不够好的话,添加了淀粉的配方奶粉的确溶解性会更差……如果按照溶解性排列的话,乳糖最好,麦芽糊精次之,最差的是淀粉 。”
不仅如此,他还说道:“麦芽糊精只是比淀粉要好溶,其本身并不是所谓的‘速溶剂’ 。婴儿配方奶粉中是没有速溶剂的,它的速溶性,是通过生产工艺来实现的 。”换言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不存在速溶剂,但不同配料溶解性确实有差异,最终也就导致配方奶粉的溶解度各有不同啦 。
原料品质、冲调方式都有可能影响溶解度!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之外,小编还看过一种说法,说原料奶不好,生产出的奶粉蛋白质易变性,溶解性自然就不好 。这个说法刚好在《配方奶粉的冲调性与颗粒密度的关系》一文也得到了印证 。文章中明确介绍:原料乳的质量在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重点是控制原料乳的酸度……其目的是控制原料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乳蛋白的热稳定性(降低其变性的风险) 。
此外,冲调方式也会影响奶粉的溶解度 。比如水温过高,会让奶粉中的蛋白质(变性)迅速凝固结团,影响其溶解效果;水温过低,又无法充分地融化奶粉 。还有的妈妈喜欢先加奶粉再加水,殊不知这样会使底部的奶粉无法充分与水接触,同样不利于奶粉溶解 。
溶解速度不能与奶粉品质划等号
看了那么多,相信妈妈们也明白了,能影响奶粉溶解速度的因素非常多,单凭溶解速度来判断奶粉的单一指标好或不好,实在有点不靠谱呐 。另一方面,其实溶解速度快或者慢,都只不过是感官上的体验,并不会影响里面的营养成分构成呢 。
只要原料品质、营养成分及配比等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那就是好奶粉哦!

奶粉不易溶解到底好还是不好 奶粉溶解度和奶粉品质的关系

文章插图
奶粉溶解度的关系1、奶粉溶解性好坏与配方和工艺有关
同样的冲调条件下,奶粉的速溶性好坏,主要是受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影响 。而且这两者是难以分开的:同样的配方,生产工艺的好坏可能会造成速溶性的差异;同样的生产工艺,不同的配方,生产出的奶粉速溶性也会有所不同 。
2、奶粉本身含有难溶或微溶于水的营养成分
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成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都难溶或微溶于水,在奶粉完全溶解冷却时,会有部分脂肪营养物质析出并附着在奶瓶壁上,这些没关系,这是奶粉中的脂肪物质 。冲泡奶粉时,在奶瓶底部的不溶解的沉淀物是不溶解物质不是其他杂质,不会对宝宝产生任何健康与安全的危险因素 。
3、水温、搅拌及水质影响
冲泡奶粉的水温和搅拌方式不当,都会引起奶粉溶解不充分,造成奶瓶壁上有沉积物:
水温偏高:高温的水易使奶粉中的脂肪析出,吸附其他的奶粉颗粒,形成“疙瘩”样奶粉团;析出的脂肪容易形成脂肪膜,静止后悬浮于奶液表面;使奶粉无法充分溶解;还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免疫活性物质(如含双歧杆菌)等很容易因此遭到破坏;
水温偏低:奶粉有一定的亲水性,水温过低时,奶粉的溶解度下降,且奶粉是胶性混悬液,外层的奶液形成一个张力膜,故有出现类似“成团状不融化”的现象;
过度沸腾:过度沸腾的水冲调奶粉容易造成沉淀挂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