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该如何保护“水中大熊猫”?( 三 )

  近几年 , 中华鲟野外生存状况堪忧 。 世界自然基金会河流项目经理程琳告诉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 全球的27种鲟鱼中 , 有23种濒临灭绝 , 17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 , 代表着以鲟鱼为旗舰物种的淡水生态系统在衰退 。 “这也在我们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数报告中得到印证 , 2018年的报告显示:淡水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指数下降82% , 是所有生态系统中下降速率最快的 。 ”

  而中华鲟当前的生存危机 , 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加剧 。 中华鲟研究所研究员杜合军表示 , 乱捕滥捞是影响长江水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 。 长江的非法捕捞量远大于鱼类的正常繁殖数量 , 中华鲟意外之死的一大主因便是误捕误捞 。 长江沿岸经济发展让水运空前繁荣 , 密集的航船也对水生生物生存形成巨大挑战 。 另外 , 长江沿岸人口密集、化工布局密集、农业发达 , 导致城市污水、化工废水、化肥农药残留大量进入长江水体 , 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 中华鲟出现的严重性别比例失调现象 , 很有可能是受到沿江污染中的激素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