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_薏苡仁图片_薏苡仁副作用_是什么( 四 )


关于化湿治疗关节肌肉酸痛
《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记载,本药主要治疗风湿痹痛 。现临床对于各种关节炎湿热型,薏苡仁还是常用药 。虽然有镇痛作用,但不是很强,一可以加强主药的效果,二可以减轻某些祛风湿药的胃不适反应 。由于对肌肉有松弛作用,可以治疗肌肉炎症和劳损而引起的酸痛 。多肌炎为比较难治的自身免疫病,其轻症可用中药治疗 。在笔者经验方红斑汤基础上,加用有降酶作用的中药,如败酱草、虎杖、女贞子等,肌酶下降后,还需治疗肌酸、肌无力的症状 。薏苡仁具有松弛横纹肌痉挛的作用及镇痛作用,在复方中可加强对肌酸肌无力的疗效 。对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也可使用 。
关于健脾和抗癌
本品有健脾功效,在参苓白术散中有薏苡仁,以健脾止泻,一般用熟米仁 。本药又是一味扶正抗癌药 。笔者临床上用生半夏、生南星治疗癌症时,必定使用生苡仁,一方面可加强生半夏、生南星的抗癌效果,并且还可减少生半夏、生南星的毒副反应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和癌症术后病人,薏苡仁煮粥中也可放入红枣、人参、黄芪、灵芝等中药,每天食用1~2次,每次l碗,坚持长期食用,既扶正,又抗癌,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 。
利水并不利尿
本药在中药书中一般列在利水化湿药中 。临床和药理上都没有利尿作用,反而有抗利尿作用 。这如何理解呢?中医利水、化湿和利尿是有内在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本药有健脾利水化湿功效,以及祛风湿、清湿热、化痰湿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其“利小便热淋”,这显然是尿路感染,属清热化湿功效的范围 。还记载有“消水肿”治疗水肿的附方 。这只能从中医健脾利水的理论上来理解 。中医理论肺脾肾为水之上中下三源,三条通道 。脾为水之中源,为中间之通道 。桑白皮能治疗上源下源之水,是通过化痰和利尿作用 。白芥子能化上源、中源之水,治疗胸腔腹腔积液,无利尿作用,积液是通过促进微血管重吸收实现的 。茯苓仅有弱的利尿作用,其利水渗湿功效是与调节水盐代谢功能有关 。那么,薏苡仁化湿化饮、利水消肿的定位和机制是什么呢?可能是通过中焦,消除炎症,改善血管通透性,使中焦积液重吸收;也可能是薏苡仁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增强了消化功能,改善了体内蛋白质的吸收和合成,纠正了轻症低蛋白血症,从而使积液重吸收 。
其他
(1)本品煮粥煮汤长期内服可治疗扁平疣、软疣和痤疮 。
(2)本品降糖、降压都是比较弱的,可以在复方中使用,以协助增效 。
(3)本品古代用于治疗肺痈、肠痈,这些体内化脓性感染疾病,在古代是先进的方法 。而现代在城市里都用其他的方法治疗,其实中医可能起一些辅助和康复作用 。
【配伍应用】配附子
《本草品汇精要》 “合大附子,治胸痹偏缓急 。”
配自术
《本经疏证》 “述与惹苡菲相反相恶也,即用此即不用彼者,无他 。术性急,薏苡性缓,合而用之,恐其应速则嫌予缓,应迟尉又伤予躁也 。”
配苦酒
《本草品汇精要》 “合苦酒,疗肺痈,心胸甲错 。”
配猪肺
《本草纲目》 “《济生方》治肺损咯血,以熟猪肺切蘸薏苡仁末,空心食之,薏苡仁补肺,猪肺引经也 。”
配绿豆衣
本品药质轻气寒,善清脏腑经络,皮肤,脾胃之热毒;薏苡仁甘淡渗利 。善清肺热,除脾湿,以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二药伍用,益脾胃,促健运,清虚热,解毒热,治消渴益彰 。
配杏仁
杏仁苦辛而温,辛升苦降升肺气,宣通上焦肺气,苡仁生用甘淡渗湿,利下焦之湿热 。二药配伍,辛升肺气于上,甘淡渗湿于下,宣通气机,留恋于气分蕴热,上下分消而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