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改革又加速,哪些底线必须守住?想私有化者该醒了( 二 )

我们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 农用地方面 , 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方式 , 大部分土地以家庭方式承包到户 , 不宜家庭方式承包的荒山、荒沟、荒滩、果园等土地 , 采取招标或公开协商的方式承包给企业或个人 , 土地焕发了勃勃生机 , 农民群众有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和收益权 , 通过辛勤劳动摆脱了贫困 , 生活逐步富裕 。

宅基地方面 , 实行的是因人按需、一户一宅、无偿分配、长期使用的福利分配制度 , 这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但就当前来讲 , 一些土地政策逐步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 比如说在承包地上 , 农业机械广泛应用 ,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 ,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劳动产出率低 , 粮食价格无法与国际市场竞争 ,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在宅基地上 , 一方面 , 由于农民进城情况不断增多 , 农民另选他地建房建新不拆旧的情况也比较多 , 再加上退出机制不畅 , 造成大量“一户多宅”“空心房”“空心村”情况的存在;另一方面 , 由于大部分村庄可以用于宅基地的空闲地已经用完 , 国家又严格限制农用地转用 , 造成新分户农民宅基地申请困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