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专业”究竟“冷”在哪?读了“冷门专业”就业也会遇冷吗?( 二 )



学了冷门专业 就业时就一定会遇冷吗?
; ;其实,专业冷热与否,并没有可供准确界定的依据 。人们对于专业冷热的认知,大多数情况是人们依据社会供求关系以及就业的体面程度、经济收入来考虑的 。所谓的冷门专业热门专业,某种程度上都是人们眼中的冷门和热门 。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是否就该对这些冷门专业避而远之?是不是学了冷门专业,就一定会就业遇冷,不如那些学热门专业的前途光明呢?

那些你不知道干什么的专业每年填报期间,考生翻开高招专业目录,总有那么几个名字会引起你的疑问 。“嗯,土木工程这专业不错,等等,下面那个水利工程是什么?是培养管道工的吗?”“斯瓦西里语,地图上怎么找不到叫斯瓦西里的国家?”“森林保护与游憩,保护我不感兴趣,游憩听起来不错 。”不少考生一遇到名字都没听说过的专业,第一反应就是将它们打入冷门专业的行列 。
面对陌生专业,其实只要稍微下点功夫,搜索一下相关的信息,就能从这些专业中发现契机 。比如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早已脱离了房屋排水这些简单的概念 。现如今,如何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与洁净越来越受到重视,给水排水专业人才也越来越紧俏 。虽然该专业名字显得很专,却是宽口径专业,因而也拥有较广的就业面 。
还有一类专业,让人感觉并不陌生,但人们容易根据专业名称望文生义,自以为了解,却并不知道专业的真正内涵 。比如地质学专业,很多人对其的印象还停留在挖山找矿、挖地打井的场景中 。其实,这门学科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超高温高压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下,在解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工作中都有重要作用 。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大家对于一些专业的认知太少,一味躲避所谓的“冷门专业”,就可能错过就业热点 。

那些你或许还没发现的“潜力股”一个专业是冷门还是热门,既取决于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也取决于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冷门或热门专业 。在不同时代,冷门与热门专业也可能发生逆转 。
比如计算机专业,从计算机诞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程序员还只是一个以女性占主导,类似于话务员、打字员那样的安稳工作,就业岗位也十分有限,更难和创业、创新、打拼、发展潜力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直到家用电脑的普及,以及其后互联网大潮的到来,才让计算机专业摇身变为大学里的热门,但此前却绝少有人预料到它会像今天这样火爆 。而在火爆之后,随着计算机专业的遍地开花和市场人才的迅速增加,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大好局面也被打破,很多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挑挑拣拣 。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 。可见专业的冷热始终是在运动变化中的 。
几乎每个学过高中政治课的人都知道,商品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在人才市场中,专业价值也是如此 。因而,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冷门专业,它们都可能是那只在未来让你占据先机的“潜力股” 。而热门专业背后,也有可能因为人才培养规模的迅速提升而出现人才过剩等现象 。
“冷热门”专业都是相对的,在选择专业时,小编建议同学们最好是根据自我纬度(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特长而定)、职业纬度(未来自己想在哪个领域工作)、供求关系等综合考虑 。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