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词是两种体裁吗?现在诗多见而词鲜有,写词很难吗?( 二 )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前呼后应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天行健(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有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世界),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才能的人应该不断追求、进取、强壮自己) 。这句话是阐述强者应当通过不断的努力具备超凡的济世才能 。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后,真的叹服华夏精英周文王被关在牢笼七年里,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经》中豪气冲天喊出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万古回荡的豪言壮语 。秉承父辈的宏志,气势豪迈的大英雄周武王后来率领几万锐不可挡的军队,“牧野之战”誓言高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举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竖起你的矛)!将纣王的几十万商军打得落花流水那就不是怪事了!明白了前一句话的含义,对后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容易理解了 。易辞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意思是说: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与前一句紧密联系,用大地的宽广厚实来比喻人的胸怀气魄 。意思是说,君子应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这句话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对应,告诫君子不但要有与众不同的济世才能,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万众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强调有才有德,德才兼备 。由此可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minzu顽强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展示了中华minzu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
把“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两句话联系起来,意思与原来出处就有了新的取舍 。两句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胸怀,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
由此而感叹:我们的老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美德作为自己处身立世的准则,像水一样,以自己宽广深厚的胸怀,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思想境界是多么崇高 。难怪他们能够在与大自然抗争的遥远岁月,逢灾受难、历经艰险,从“山顶洞”涉水到“河姆渡”,又爬上了“半坡村”,再走到“二里头”,继后遍布黄河长江流域 。一次又一次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走出,一次又一次从险象环生的minzu生存竞争中生还 。他们自强不息,生息繁衍,由弱到强,发展壮大,以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五千年文明延续,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亚洲开创了一大片美丽富饶的生存空间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正是因为有如此美德赋予了中华minzu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国魂,使得中华minzu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 。环顾浩浩寰宇,面对动而不静的世界,谁有理由说,具有如此美德的minzu,不会再一次在世界崛起,光芒照耀朗朗乾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