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搬家的下一句


孔夫子搬家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君子欲行其事 , 必先利其器 。”这里的“器”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鼎、大瓮 , 而是与“礼”相关的器具 。它是一种礼器 , 承载着不同层次群体对自身尊严和地位的诉求 , 反映了不同阶级阶层对利益和生活方式所持有的态度 。从先秦到明清以来 , 很多文人墨客在撰写作品或谈论思想时总是喜欢引用此句 。
1、“君子欲行其事 , 必先利其器”
从字面上看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君子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 , 必须先将该工具磨锋利再行动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君子欲行其事 , 必先利其器”这一理念的人 , 他主张以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因此 , 在当时 , 它不仅可以用在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中 , 还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各个环节中 。
2、孔子对“利”的理解与解读
这里的“器”是指工具 , 也就是“礼”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利”的含义 。
3、对生活的思考
这里的“礼”不是指礼教和规矩 , 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境界和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中国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即修身为本;齐家为基;治国以齐国为本 。我们所追求的境界和价值观就是“以修身为本”;而“礼”则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儒家认为人的行为有三种主要目的:其一体现个人品德修养;其二体现个人生活方式;其三彰显社会价值观念 。我们所要追求的境界和价值观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其二是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其三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人生态度的坚守 。孔夫子搬家之后说过一句话——“君子欲行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这四个字就反映了孔夫子治国以德为本、以礼为核心、强调个人修养等一系列哲学思想 。
4、孔子所强调的“礼”
“礼”字 , 从字义上理解 , “礼”即礼节、礼法 。孔子把礼节分为五种:礼礼、礼节 。而“礼”是中国人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可以说中国文化以礼为核心形成了传统的道德规范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之中最高地位的社会秩序——礼是社会秩序的最高形式 。
5、结语
【孔夫子搬家的下一句】在礼记中这样解释道:“礼者仁之端也 。其为礼者正也 。”也就是说 , 礼者仁爱之心所要求的正是一种“仁政” , 在不同阶层群体中所展现出来的道德风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都是有所差异的 。孔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具有明显问题的现象而提出这个问题的 。一个人不想成为有损于自己利益的人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想去帮助别人也是不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之时帮助别人的 。因此 , 孔子首先就提出了“君子欲行其事 , 必先利其器;小人欲利其事则谋其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