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商隐虽然一步走错,但并不表示没机会翻身,毕竟他年轻有才 。只是,在之后的20多年,李商隐每次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都对自己没好处,让人看得无可奈何,只能理解为才子和政客太难兼容吧 。
总之,李商隐在牛李两x都不讨好,哪边当权了都不用他,他一年比一年混得惨,抑郁症一年比一年重,46岁就病死了 。史书上给他记下了很不光彩的评价:
“牛、李x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 。”——《新唐书》
“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旧唐书》
他曾经的好哥们令狐绹则“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 。”——《唐才子传》
《蝉》诗读懂李商隐
李商隐每到困境,都会去找大富大贵的令狐绹,令狐绹曾身居相位十年之久 。令狐绹念在少年情谊,还是帮过李商隐几次,最后一次引荐李商隐当了正六品上的太学博士 。《蝉》这首诗就是李商隐在困境中写的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在儒家文化里,蝉是君子的代表,蝉吸树汁为生,不吃虫不吃草,不争名夺利,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这首诗diyi句“本以高难饱”就取意蝉的高洁,因为高洁,不争不夺,所以,吃不饱,饿得直叫唤 。
第二句“徒劳恨费声”是蝉想通过叫唤获得帮助,吃上饱饭 。但是,没用,没人理你 。很明显,李商隐是用蝉写自己,希望令狐绹能帮他 。但他想求助也不好好说,还充满纠结和哀怨:既想要高洁,但又受不了挨饿,饿了就满腹哀怨,我这么高洁,你怎么能让我挨饿?我饿了你怎么能不理我?真让人看了浑身难受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这两句是全诗最好的句子 。蝉叫到五更时已经没力气了,叫声断断续续,简直快死了 。可是旁边的树,居然还那么碧绿,还长得那么精神 。我那么惨,都快死了,你却还过得那么好,一点都不心疼我,一点也不为我难过,也不帮我 。这四句诗写得真是好,李商隐把他的人生状态和心理状态毫无遮拦地全写出来了,写出了一个大才子的哀怨乞怜,像一个深宫怨妇那样乞求恩宠 。
这四句诗里,有落魄才子的进退两难和无所适从,既向往荣华富贵,又以清高来自我安慰,既要摇尾乞怜,又厌恶自己失去自尊,既想求助,又扭扭捏捏 。这四句诗准确地写出了潦倒之人的心态,被后人称为是“追魂之笔” 。这种心态极难写,一般的人没才华写,就算有才华也不见得肯把这种心态写出来给人看,因为写出来会被鄙视的 。对令狐绹这种身居高位的人来说,看到这样一首求助诗,即便会因为从前的情谊心生怜悯,愿意扶他一把,也得对方扶得起来 。但从这首诗里,你会怎么评价作者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你敢为他引荐一个重要的职位吗?一个文人这么写诗,能让人瞧得起他吗?这样的好诗也只有李商隐这种既有才华,又潦倒、柔弱,还足够真性情的人才会写、才能写,才敢写 。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可能少年的贫困限制了他的境界 。生存的压力和家族的责任让他对仕途名利充满向往,这也没什么不对,既然向往那就追求吧,但他偏偏还想要清高,既然想要清高,那就忍受一下贫寒吧,但他又偏偏哀怨“高难饱”,既然想饱那就好好求助吧,但他又偏偏嫌弃自己仰人鼻息,不想仰人鼻息那就贫寒且自尊吧,但他看别人过得那么好,却偏偏心意难平,你怎么能够那么“碧无情”?自己因为高洁才贫寒,你怎能不帮我?话外之意,简直是在说别人不高洁,所以才富贵 。
- 如何劝刚做完月子的老婆减肥?
- 关于泸州老窖挂羊头卖狗肉,酒精勾兑非说纯粮酿造,这是真的吗?
- 老婆坚持要浅色装修,效果惊艳,客人刚进玄关就忍不住说大气!
- 老公坚持全屋刷白墙,一进门设隔断,才花11万,效果真漂亮!晒晒
- 为了省装修费,老公选择入住毛坯房,朋友参观后都夸绝了!
- 农村老人说蝙蝠是老鼠偷盐吃变的,蝙蝠爱吃盐吗?
- 卫生间不要装挡水条了,老师傅装这种东西代替,实用几十倍
- “抗初老”从多少岁开始是最合适的?要如何展开呢?
- 80后夫妻买下66㎡老房,装修那叫一个简约大气,太有品味了
- 人老了,该怎么做,才能赢得子女的孝顺和尊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